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22篇)

时间:2023-11-24 05:39:47 作者:碧墨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22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规范化文档,它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1、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为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用方位词介绍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依据目标明确了本课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用方位词介绍物体所在的方向。

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4、教学难点:实现从立体――平面――立体的转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说学生。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并应用新知,体会数学的.现实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本节课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是因为信息技术在本课中体现如下特点1)多重感官刺激;(2)学生全员参与,凸显个性化差异(3)使用方便,易于操作;(4)师生交互性强。

四、说过程:

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问题现实化”理念和支架式教学理论确立了如下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3、巩固新知,形成能力。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播放动画:思思在野外旅游迷了路。在“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她”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认识方向的重要性,从而情不自禁地向往、关注、投入。

第二环节: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辨方向)。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在电脑上输入他所知道的辨认方向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判断、提示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广播软件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回忆起关于方向的已有知识、经验,也使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点击北极星、太阳、树冠和积雪观看动画。交流怎样利用这些方法来辨别方向。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学生创设了含有3个游戏的学习资源包,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游戏1、2,感知学校内部及周围建筑物的方向,会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

并让学生在肢体活动中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东――西、南――北两两相对;东――南――西――北右转圈。

2、识地图:

小游戏3的操作让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在中国地图上说出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南这4个省在山西省的哪个方向。通过点击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形成平面示意图,使学生感受实物图与平面示意图的关系,更进一步体会地图上的方向。为以后学习绘制平面示意图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参与受限,学生个性化差异不利体现的弊端。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全员参与,使抽象难懂易混淆的知识现实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个整合点。

第三个环节:巩固新知,形成能力。

学生操作学习资源包找宝:东西南北算算术,学生口算然后根据规则点击方位,做的对的老黄狗会自动离开,否则会原地不动。即强化了学生口算又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闯出计算关后,进入森林根据指令判断方向找到宝物,即参赛入场券。

设计意图:这个操作平台由易到难,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学重难点得到巩固。达到了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拿到参赛入场券,挑战设计大赛。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活动来设计,通过鼠标拖拽完成设计。通过多媒体广播软件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用方位词汇报设计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激发了创新灵感,深深地领悟了其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学生在交流平台上写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体验。这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二个整合点。

五、三点说明。

1、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个教学内容《东南西北》,在教材第58—59页。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事物的位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以前所学过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有一些区别,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东南西北在自然界或地图中运用较多,但两种方式都是一种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分为二个部份,一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二是知道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本课内容原是社会课中五年级才学习的知识,现在安排在二年级,这对于才入学一年多的小朋友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课并非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前后左右上下六种位置关系,已有一定的学习位置知识的初步经验,能够初步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技能。但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逻辑鉴别能力还不是非常准确,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区分两种位置描述方式的区别,避免混淆。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东、南、西、北中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2、学生能通过活动辨认并描述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数学技能。

3、使学生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确立“东”方位。

2、结合具体情境能在给定一个方位的情况下辨认出其它三个方位。

教学难点:

1、结合方位描述周围的事物。

2、从实景中的方位感转移到纸面上的方位感。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卡片“东、南、西、北”。

3、图片“太阳”。

4、8个小动物头饰。

5、作业单。

6、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校园情境图:

3、师:那老师面向什么方向?老师的后面呢?左面呢?右面呢?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二年的学生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对空间相对位置的描述及理解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切入,从他们最熟悉的校园入手,从校园情境中由早晨的阳光引出太阳和东方,再由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牢牢的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在做中学,在玩中悟: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式。

1、师:刚才我们会辨认老师站在操场上的方向了,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教室中的东方在哪里?(在黑板上贴出太阳)。

2、师:黑板在东方,那你能说一说哪面是西面?哪面是北面?哪面是南面?

3、小主持人游戏。

谁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词语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和物体?(指名介绍,在介绍时全班共同判断进一步加强方向感)。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的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写有东、南、西、北的标牌各一张,校园平面示意图记录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全班学生分四组按如下形式站好。(也可以给各组取组名)。

第二组。

第四组。

第一组。

第三组。

3.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描述这四个组的位置与方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2)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小时侯学过的.辨认东、南、西、北的儿歌……。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启发和帮助。

(3)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在各组明确自己的方向后,把标牌放在各组的面前。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让学生体会到:无论面向哪个方向,东、南、西、北是确定的,前、后、左、右会不断发生变化)。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

教师站在正中间,带领学生做游戏下面的游戏:

(1)东面的小组拍拍肩,南面的小组抬抬腿,西面的小组弯弯腰,北面的小组点点头。

(2)所有小组面向东,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所有小组面向南,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所有小组面向西,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所有小组面向北,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3)你们发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有哪些有趣的关系?

1.从东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东、南、西、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4)教师把东、南、西、北的标牌收起来,请学生站在正中间,并蒙住他的眼睛转三圈,然后告诉他面向的是哪一个方向,让他指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其他同学当裁判。

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场,并让每个学生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场,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的所在方向,学生可以面向东、南、西、北的任一方向填写。

教学楼。

体育馆图书馆。

大门。

(3)收齐学生的校园示意图,把全班学生带回教室。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2.第3页例1。让学生想像自己是小明那样站在操场中间,完成例1中的填空。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南、西、北?

五、布置作业。

1.说一说,你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

2.练习一第2题。要求用东、南、西、北进行描述。

认识周长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的第一课时《周长的认识》。

一、说教材。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二、说学生。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

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周长测量上,特别是周长概念的建立。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有趣的故事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六、说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直尺、卷尺、软尺、线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预计用时3分钟)。

(二)、借助实例,认识周长(预计用时14分钟)。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预计用时16分钟)。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预计用时10分钟)。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预计用时2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讲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从前有一位老爷爷在自己家门前开垦了三块地,种了一些农作物,并且长的非常旺盛。有一天,一些牲畜来搞破坏了,可把老爷爷急坏了。同学们,你们能帮老爷爷想想办法吗?(学生动脑筋想并发表见解:最后,制定出最佳方案----在每块地的周围安上护栏)。

师:怎样才能知道每块地需要安多长的护栏呢?

字,然后自然揭示课题-----周长。

(二)、借助实例,认识周长。

1、描一描。

2、指一指。

多媒体出示游泳池的图片。让学生指一指游泳池池口的一周的边线在哪里呢?(指名学生上台指)。

师小结: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

师:树叶一周边线的长,你找到了吗?(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学生说)。

3、找一找、摸一摸。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下面我们来找一找周长,

好吗?比如我们的黑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黑板面的周长(师指黑板演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老师一样也找出一些自己身边一些物体的周长(学生活动,举例说明)。

4、说一说。

师提出:结合以上的实例,你能说一说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师指着图形提问:我们怎样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有多长呢?(生:测量)。

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合作之前,老师先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小组派代表上台选图形及工具。

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单元是《方向与位置》,这是“图形与几何”的范畴,需要孩子有很强的空间意识并且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进行支撑,所以这一单元的教学有难度。

当我在备课时我意识到要先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并且要让孩子在脑海里形成4个基本方向的框架,比如说: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从哪个方向落下?从而发现与东相对的一定是西。至于南、北的'确定,我借助了生活中经常会说到的一个方位词:东南西北。提问孩子:生活中为什么要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为什么不说“东北西南”?然后将4个基本方向出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图和我们平时的习惯用语有什么关系?很多孩子很快就发现:因为东的下一个顺时针方向是“南”,而“南”的下一个顺时针方向是“西”,“西”的下一个顺时针方向就是“北”,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习惯用语其实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这样孩子如果找到了一个方向,按顺时针的排列就能找到其它三个。

通过这样的设计很多孩子能够根据一个方向迅速辨别其余3个方向并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孩子们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了规律,这位后面4个斜方向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东南西北》的第一课时。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理解和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认识东南西北》是在学生掌握了前、后、左、右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词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对方向和位置的再一次认识。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位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为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经历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通过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点:能准确的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5、教学难点: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能在不同的位置认识方向,感受东、南、西、北方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二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学习本课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认识东南西北》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

(2)合作、探究。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重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沟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同知识点,再加以整合,有利于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四、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2、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

六、教学流程。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将进行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的一开始,我先和孩子们做了一个互动指方向的游戏。孩子们:你们留心刚才活动中用到哪些方向词了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东、南、西、北这四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以前学过的方向词,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伏笔的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读儿歌、辨方向。

首先,我让孩子们齐读儿歌《东南西北》,由儿歌引出帮助小明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是学生已有经验的体验,而且以这首儿歌作为教学重点突破拐杖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2、探方法、学新知。

基于学生年龄和知识建构的特点,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我从生活中抽象出简单的平面图来进行新授。师:孩子们,怎样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呢?请仔细观察这幅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对,这就是方向标。我们看一幅地图,首先要看方向标。同时直接告诉孩子“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并通过读一读、指一指的方法帮助孩子记忆方向。

师:刚才在孩子们的叙说中,我把这几个方向词写在了黑板上,你发现这几个方向有什么关系吗?我把南北相连,东西相连,像一个什么(十字)这叫十字形方向标,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方向。只要我以十字交叉点的中心为观测点,就知道它上面是北……右面是东。接着我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的方法,让孩子们发现:操场一直在中间,位置又没有变,怎么一会东、一会西、一会南、一会北呢?原来观测点不同,方向也就不同,说明方向是有相对性的。

(三)、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1、得新知、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初步形成“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来辨认其他几个方向”的辨认方法。在孩子们掌握这个方法的基础上,我出示教材情景图:孩子们,学了这些知识,我想通过三个活动来考考你们!你们接受考验吗?这样的交流不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先让学生在街道地图和中国地图上查看建筑物和自己所在省的东南西北,再开展说一说、画一画、有奖抢答和旅游策划等形式多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这些活动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2、拓延伸、比智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方面,我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由给出游乐园要修建的五种建筑物,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共同交流“绘制乐园平面图”这个活动。它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小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归纳总结、畅谈感受。

有总结才有收获。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在地图上认识了东南西北,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谈话,教会学生在归纳学科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既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又体现了知识性与简洁性,让学生一目了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今天是上课的第一天,由于校长要求第一节课一定要上新课,所以我开始上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昨天就已经让学生回家进行了预习,“读、写p2-4”,今天上课时却发现学生直到三年级下册了都还不会读书,他们仅仅是读了课本上所写的文字,没有去思考这节课的知识点与以前所学过的哪些内容有联系,运用这些新知可以怎样在生活中运用,所以当我问学生:“如果你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站立,如何介绍你周围的景点”时,郑呈东第一个站起来说:“我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站立,在我的后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左边是人民大会堂,右边是历史博物馆”,我又问:“还可以怎么说?”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复习到了前后左右,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连想都不想一下,就马上想着去念课本上的文字,什么北面、东面的,连问了好几个,就是不知道如何去介绍,最后是我自己说:“我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面站立,”话没讲完,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那么我有背面就是升旗台,左面是历史博物馆,右边是人民大会堂”,另一个学生跟着说:“我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左面站立,在我的右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后边是人民大会堂,前边是历史博物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根本就不去想老师提的问题。

好不容易上完了“东南西北”,学生又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的,我就兴致勃勃地介绍柳州,讲到了以河为界,分为了河南、河北两个大片,河北就是柳州的北面,“河北有什么建筑物呀?”工贸、广场,……“我们面向北边坐,哪边是南面?东面?西面?学生又是一个滚瓜烂熟,我很开心,觉得学这节课学得不错。

放学了,带着排街队的学生走到学校大门,突然灵机一动,问:“你们说一说,北面在哪里?”所有的人齐刷刷地指向他们的前面,“这里?”我都要晕倒了,因为他们所指的方向是“南面”。

他们为什么会是那么机械地指着前面说“这是北面呢?”我想问题就出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面,学生仅仅是机械地背书,根本就没有考虑要用到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你要面向北面站立”,要不然你面向东边站立,你指着东边说“这是北边”怎么行?我想,上课不仅仅是要求老师精益求精,学生也要训练、自我反思怎样接受、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读课文(预习)的重要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赶紧开始吧!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西东。

板书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辨方向”第二部分为“识地图”*。

2、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约2分钟。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约15分钟。

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约5分钟。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约13分钟。

3、设计特色:(教学反思)。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发展“信息素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现代数学教学所需要的。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东西南北》。

2、教材简析:《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从小学会正确的辨别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学好本课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3、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位置,知道地图上的方向。(2)借助现实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1)教学重点: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策,能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5、教学难点: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二、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交流互动、游戏活动等既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趣味性的方式构建新知。融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学习方法和气探究。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加强同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发现能力,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设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说教学过程。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游戏活动,导入新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我就抓游戏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上下、左右、前后”的复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举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实际观察、感受方位。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是从“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来的吗?”谁说:你是怎么找到东的?“”你还能找到其它三个方向吗?从而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辩认学校的四个方向,并和同伴找一找,说一说这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最后让学生随意转身,面向各个方向指指说说。如”我面向东,我的后面就是西,左面是南,右面是北等等。在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和合作与互助,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认识东南西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东南西北》一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为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用方位词介绍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依据目标明确了本课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用方位词介绍物体所在的方向。

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4、教学难点:实现从立体——平面——立体的转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说学生。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并应用新知,体会数学的现实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本节课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是因为信息技术在本课中体现如下特点1)多重感官刺激;(2)学生全员参与,凸显个性化差异(3)使用方便,易于操作;(4)师生交互性强。

四、说过程:

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问题现实化”理念和支架式教学理论确立了如下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3、巩固新知,形成能力。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播放动画:思思在野外旅游迷了路。在“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她”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认识方向的重要性,从而情不自禁地向往、关注、投入。

第二环节: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辨方向)。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在电脑上输入他所知道的辨认方向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判断、提示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广播软件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回忆起关于方向的已有知识、经验,也使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点击北极星、太阳、树冠和积雪观看动画。交流怎样利用这些方法来辨别方向。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学生创设了含有3个游戏的学习资源包,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游戏1、2,感知学校内部及周围建筑物的方向,会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

并让学生在肢体活动中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东——西、南——北两两相对;东——南——西——北右转圈。

2、识地图:

小游戏3的操作让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在中国地图上说出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南这4个省在山西省的哪个方向。通过点击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形成平面示意图,使学生感受实物图与平面示意图的关系,更进一步体会地图上的方向。为以后学习绘制平面示意图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参与受限,学生个性化差异不利体现的弊端。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全员参与,使抽象难懂易混淆的知识现实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个整合点。

第三个环节:巩固新知,形成能力。

学生操作学习资源包找宝:东西南北算算术,学生口算然后根据规则点击方位,做的对的老黄狗会自动离开,否则会原地不动。即强化了学生口算又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闯出计算关后,进入森林根据指令判断方向找到宝物,即参赛入场券。

设计意图:这个操作平台由易到难,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学重难点得到巩固。达到了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拿到参赛入场券,挑战设计大赛。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活动来设计,通过鼠标拖拽完成设计。通过多媒体广播软件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用方位词汇报设计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激发了创新灵感,深深地领悟了其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学生在交流平台上写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体验。这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二个整合点。

五、三点说明。

1、板书设计:

东西南北。

西东。

板书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辨方向”第二部分为“识地图”

2、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约2分钟。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约15分钟。

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约5分钟。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约13分钟。

3、设计特色:(教学反思)。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发展“信息素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现代数学教学所需要的。

认识周长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森林运动会”——小蚂蚁围着树叶作运动,初步感知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对游泳池池口和篮球场周围边线进行观察,明确这条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此外,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面到边线,学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2、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课件展示小蚂蚁作运动的场景,并让学生举起手来跟小蚂蚁一起运动,然后抽象出小蚂蚁的运动路线,提出问题:小蚂蚁运动的这条红色路线是树叶的什么?你知道这条路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让小蚂蚁来告诉我们。(课件:我爬过的一周是树叶的周长。)。

由此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

(二)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第二环节:“感知周长,理解概念”中,分别设置了3个活动。

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指一指图上游泳池和篮球场的一周,感知这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活动二:然后再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本封面、课桌面、板凳面、铅笔盒面等等,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紧接着,活动三:描一描,我又请学生从1号信封里拿出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形状,描出它们的周长,通过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却在不断的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我们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对“周长”这一概念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在操作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发言,描述对周长的认识,然后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板书: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三)引导探究,计算周长。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还强调“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利用测量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荷兰学者弗赖兰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听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引导探究,计算周长”中,我准备这样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知识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这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分数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元角分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3、增添趣味,驱动发展。在抛出每一个任务时,都创设适当的情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4、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课取材于生活,课堂知识的掌握在课外得到了更好的延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了情感交流,为生活创造了快乐,体验到了运用知识的乐趣。

六、说教学法。

教法:

1、生活情景引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学法:

1、通过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2、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3、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境界。

七、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引出小数。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便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三月)对,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你们愿意做小雷锋吗?(愿意)有个小朋友聪聪到百和超市买文具,可他看不懂标签上的价格,大家能不能帮帮他?(能)大家一起帮他读出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多少好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通过小组同学交流发现这些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小数点。

通过师生交谈: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中间有一条线叫什么?(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思考过程,认识了小数点。

3、教学读法。

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尤其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价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课件演示日常家居中搜集到到的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告诉学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进而延伸到5分米以及0.8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然后利用知识迁移探索出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并了解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又通过学生自己的测量活动、汇报身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小动物的跳远比赛成绩,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从而巩固了对小数含义的认识。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展开第二个练习,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到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

(四)回顾总结,完善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

师:今天,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妙!

又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九、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米=0.1米。

米=0.01米。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东南西北》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东西南北》。

2、教材简析:《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从小学会正确的辨别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学好本课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3、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位置,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借助现实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点:

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策,能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5、教学难点:

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交流互动、游戏活动等既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趣味性的方式构建新知。融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学习方法和气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加强同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发现能力,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设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游戏活动,导入新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我就抓游戏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上下、左右、前后”的复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举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实际观察、感受方位。

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和合作与互助,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教学内容:

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教学反思:

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第8页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删去人物及话语)。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

abc。

def。

ghi。

3.(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语言)说一说,b、d、f、h分别在e的哪个方向?a、c、g、i分别在e的哪个方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该单元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我设计在课前让学生超前预习: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这一方面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布置学生课前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找的答案涉及面广,在课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用来解决“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在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将知识进一步内化。接下来,先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再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最后利用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四个方向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绘制了主题图——校园操场平面图。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处于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而且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通过学习初步达成“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这一教学目标。而后,在探究、训练、拓展等环节,从题材取舍到情境设计,都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从熟悉的、鲜活的事例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

2、自主探索,感悟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课中,我尝试着让学生用“什么在操场的哪一面”、“操场的哪一面有什么”两种不同的句式大胆的说方向;在“扶”和“半扶”中学习“东北”和“东南”知识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掌握“西南和西北”这两个方位知识;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制作方向板服务于生活;用手指多媒体教室的八个方位等。做到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处于一种亢奋阶段,体现了人人参与,全程参与的参与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联系生活,体会价值。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对学生而言,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受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这节课创设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如“帮动物找家”、“制作方向板”、“以第五小组为中心提问题”等,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力图数学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味”的同时,能更关注数学的本质。教学中尽量做到科学有序、活动目的明确、手法灵活运用。不追求浮华热闹,崇尚稳健平实,从而使教学活动回归本真,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课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和方向,打下基础。低段儿童对抽象知识的接受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重点:给定一个方向,学会辨认其余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体验感知法。

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生:上、下、左、右、前、后。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有关《方向与位置》的新朋友,生齐读。师板书:《东南西北》。

二、授新课:

2、师演示太阳升降的动画课件。

4、老师让段思妤来当向导,她从大门进来,分别来认识东、南、西、北。(每认识一个方向让学生贴一个方向在墙上。)。

5、让全体学生起立,面向太阳点点头,向西面给太阳落山说拜拜,向北面拍拍手,向南面招招手。

6、叫四名学生分别面对东南西北,说其它三个方向。

7、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8、绘制校园示意图,让四名学生分别将大门、教学楼、白色围墙、商店贴到墙上。

三、多种形式的练习:

四、玩中拓展:

师: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该怎么办?

1、借助《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认识东、南、西、北。

2、借助搬凳子游戏认识东、南、西、北。

五、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对他们的所获给予适当的评价。

六、作业:

1、完成书上p58——p59上的填空。

2、回家看看自己家的门、窗户朝什么地方开着。

3、以自己家里的客厅为中心,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角》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角的认识。

2.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例1,让学生在实物当中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例2,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画角;结合练习3,感知角的大小。

3.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角的认识是笼统的、模糊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物体和平面图形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科学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掌握角的各部分及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角有大小,并且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就在生活当中。

5.教学重点。

理解角,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6.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7.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卡纸、扇子。

根据学生知识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对被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绎法、合作交流法,并在课前创设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了解角并且学会比较大小。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学会比较大小。

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精神,并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想法告诉合作人员,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一)、创收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创设一个情景,引出一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图中的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角。并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共同特征。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对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结合生活,感受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找“角”: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室中的材料找角。同学相互汇报。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就在我们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同学相互汇报,如有错误,可以帮助同学指出错误,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顶点。

(教师示范画角)。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角的大小。先通过观看老师演示纸扇打开和合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在变化,它是有大小的。再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感受角的大小,渗透比较的方法,并在小组当中进行交流。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角。

1.说一说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2.练习八第三题。

3.角在生活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再次帮助学生巩固角的知识。第三题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数学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我的东北面是×××。×××在我的西南面。)。

(4)说说你在周围同学的什么方向上。

(我在×××的东南面。)。

(5)请两个同学互相说说位置关系。

生1:我在生2的东南面。

生2:我在生1的西北面。

提问:为什么两个人的说法不同?(参照物不同)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明确参照物的位置。

3.看图辨方向。

这是四幅教室的平面示意图,你能根据图中给出的一个方向,标出其它七个方向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说说小动物的家在森林俱乐部的'什么方向?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在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少数学生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而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所以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在新课教学之前,我还是先进行了复习。我先复习生活中的四个方向,再复习地图上的四个方向,从复习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掌握都比较好。

在此基础上,课件呈现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从而引出新课的教学,将指南针适时引了出来。根据指南针上的方向,学生明白了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也就知道了“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东北面,食堂在学校的西南面”。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八个方向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呈现米字形图,让学生自己再写一写这八个方位的名称,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写的顺序,学生一致认为先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写其余的四个方向容易写一些,这样一个汇报的过程有助于帮助思维差的学生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如:自制座位图,由学生提问,出现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预设到的,而在“卡通世界找朋友”环节中,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我觉得只有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一种寻求答案的动力,才会认真去掌握方法。

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我来说,你来指!”请大家闭上眼睛,先是老师说出一个方向,请同学们在脑子里想一想它在哪?再用手指一指。然后同桌互相玩一玩这个游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对八个方向的认识。这堂课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方向系,感觉效果还可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生物复习计划的汇报范文(21篇)
    通过模仿范文的写作方式,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个领域中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
  • 11-24 元宵节闹花灯(热门16篇)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是为了纪念古代传说中的“元宵”而设立的。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人们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同时还会
  • 11-24 初中历史教师教育工作心得总结(实用19篇)
    教师总结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编搜集了一些教师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异常观赏上海一所黉舍的办学理念:
  • 11-24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热门20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文档,它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五年级教案的实例,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是独生女(子
  • 11-24 高考比尔盖茨(专业12篇)
    优秀作文能够清晰地表达作者的观点,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思考。通过读取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可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1、经过每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时,我们都
  • 11-24 红十字会年终工作总结大全(19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参考这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效果。
  • 11-24 erp实训的心得体会ERP实训心得体会(实用16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于某一特定主题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于生活中点滴细节的思考和悟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帮助。
  • 11-24 生物教师教学工作的总结范文(21篇)
    书写一篇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回顾经验,总结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指导。学期快结束了。这学期我收获了很
  • 11-24 范仲淹苏幕遮教案(汇总21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我认为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下是
  • 11-24 期试复习计划八年级(通用22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写字,更是情感的宣泄,是人类思维和感知的抒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1、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