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20:34:24 作者:紫衣梦 最新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汇总8篇)

教案中应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推荐阅读以下这些初二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一

【原文】

作者: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王昌龄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队伍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队伍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队伍;“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队伍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队伍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队伍报捷的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队伍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队伍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

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队伍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队伍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这两句都写队伍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中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然不说前军获胜,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正因为诗中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二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1、前军:指唐军的前锋军。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2、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译文

塞北沙漠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的队伍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赏析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从军行七首》的第五首,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唐军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唐军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的队伍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军,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军,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三

【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赏析】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j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j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b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b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b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赏析补充】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b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b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b队;“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b队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b队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b队报捷的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b队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b队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b队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概?!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b队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以红旗来喻指j队。这两句都写b队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句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然不说前军获胜,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因为诗句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

板书:从军

板书: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4、《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6、说说你对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5、同学们刚才在王昌龄的引领下,到唐朝的边塞转了一圈,看见了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画图出示以上地方。

6、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7、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8、齐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9、多媒体出示古战场图

10、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

11、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12、“战地记者”采访戍边将士。

四、体会意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

音乐起。师生齐读(注重平仄。)

五、品悟诗情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我们只读了几遍,那我们来聊聊吧。

1、读了这首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指名说。

3、从哪个字体会到了什么?

六、拓展

1、保卫边疆的将士们呀,我————————

2、搜集有关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五

从军行(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鉴赏】

少伯(王昌龄字少伯)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所作七绝边塞诗,气格高古,雄浑劲健,昂扬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诗中既有对大漠边塞风光和残酷环境的描写,也有对边疆战士舍生忘死保卫家国的歌颂,更有对战士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入发掘,其《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更被人们授予“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美誉。

《从军行》为七首七言绝句组诗,此为其中第五首。“从军行”,乃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大漠风尘日色昏”,起句直言大漠风沙弥漫,连天蔽日,光线昏暗。“红旗半卷出辕门”,“辕门”,“辕”本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因古代行军安营时用车环卫,出入口将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以此为门,故谓之“辕门”。此句用半卷的红旗从辕门出发,代指队伍出征。“洮河”,即洮水,发源于甘肃省临潭县西北的北倾山,属于黄河上游支流。“吐谷浑(音土欲魂)”,原指晋时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此诗中泛指敌人。三四句并不接着写正在出发的队伍,而是笔锋一转,写在此之前夜战洮河的队伍,已经将敌方打败,捷报于此时传来。本来是一幕充满着紧张气氛的行军增援的图景,此时前方捷报突至,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化为胜利的喜悦之情,节奏亦大落大起,明净爽利。

对于从军行(其五)的创作意图,向来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言战功事,有献凯之意,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谓:“江宁《从军》诸首,大都戍卒旅情,独此有献凯意。亦乐府所不可少。”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亦谓:“战捷凯歌之词。末即歼厥巨魁之意。谓大寇既擒,余不足论矣。横溢之气,壮烈之志,合并而出。”其解诗重点皆在“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从军行(其五)表面上是献凯,实际上是讥刺主将昏庸。清人潘德舆云:“曩只爱其雄伟,不知其用意深至,殊不易测。盖讥主将于日昏之时,始出辕门,而前军已夜战而擒大敌也,较中唐人‘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二语,浑成多矣。粗中人阅之,直以为雄快之凯歌而已者,未尝于‘日昏’、‘夜战’、‘半卷’、‘生擒’等字,痛下两眼看也。”(《养一斋诗话》)注意到了全诗遣词用语的另一层可能性,亦可备一说。

一诗两解甚至多解的情况,虽然带给诗歌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也增加了其文学魅力,给了读者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启发。如杜少陵《赠花卿》诗云:“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面上是极力称赞花卿府中乐曲的动听高妙,而明杨慎《升庵诗话》解之曰:“花卿在晋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清沈潜德亦曰:“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是个中意味,自有领会,《从军行》即此类也。作诗者未必有此深意,然解诗者却不可不多做推敲,能合于情理者,可择善而从之。

赏析:

从军行(其五)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队伍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从军行(其五)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从军行(其五)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队伍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队伍;“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队伍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队伍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队伍报捷的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队伍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队伍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

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队伍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从军行(其五)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队伍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以红旗来喻指队伍。这两句都写队伍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句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然不说前军获胜,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正因为诗句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附从军行七首全文: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六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队伍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队伍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队伍;“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队伍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队伍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队伍报捷的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队伍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队伍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

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队伍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队伍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以红旗来喻指队伍。这两句都写队伍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句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然不说前军获胜,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正因为诗句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七

《从军行》为七首七言绝句组诗,此为其中第五首。“从军行”,乃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大漠风尘日色昏”,起句直言大漠风沙弥漫,连天蔽日,光线昏暗。“红旗半卷出辕门”,“辕门”,“辕”本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因古代行军安营时用车环卫,出入口将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以此为门,故谓之“辕门”。此句用半卷的红旗从辕门出发,代指队伍出征。“洮河”,即洮水,发源于甘肃省临潭县西北的北倾山,属于黄河上游支流。“吐谷浑(音土欲魂)”,原指晋时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此诗中泛指敌人。三四句并不接着写正在出发的队伍,而是笔锋一转,写在此之前夜战洮河的队伍,已经将敌方打败,捷报于此时传来。本来是一幕充满着紧张气氛的行军增援的图景,此时前方捷报突至,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化为胜利的喜悦之情,节奏亦大落大起,明净爽利。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向来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言战功事,有献凯之意,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谓:“江宁《从军》诸首,大都戍卒旅情,独此有献凯意。亦乐府所不可少。”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亦谓:“战捷凯歌之词。末即歼厥巨魁之意。谓大寇既擒,余不足论矣。横溢之气,壮烈之志,合并而出。”其解诗重点皆在“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这首诗表面上是献凯,实际上是讥刺主将昏庸。清人潘德舆云:“曩只爱其雄伟,不知其用意深至,殊不易测。盖讥主将于日昏之时,始出辕门,而前军已夜战而擒大敌也,较中唐人‘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二语,浑成多矣。粗中人阅之,直以为雄快之凯歌而已者,未尝于‘日昏’、‘夜战’、‘半卷’、‘生擒’等字,痛下两眼看也。”(《养一斋诗话》)注意到了全诗遣词用语的另一层可能性,亦可备一说。

一诗两解甚至多解的情况,虽然带给诗歌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也增加了其文学魅力,给了读者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启发。如杜少陵《赠花卿》诗云:“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面上是极力称赞花卿府中乐曲的动听高妙,而明杨慎《升庵诗话》解之曰:“花卿在晋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清沈潜德亦曰:“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是个中意味,自有领会,《从军行》即此类也。作诗者未必有此深意,然解诗者却不可不多做推敲,能合于情理者,可择善而从之。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教案篇八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队伍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队伍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队伍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队伍,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队伍,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