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热门14篇)

时间:2023-11-27 09:28:51 作者:琉璃

写心得体会能够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表现和成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写得特别出色的心得体会,从中汲取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就通篇贯穿了这一战略思想,使党的理论成果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党的自身建设更加系统完备。近日,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至深,感同身受,作为海信支行的兼职纪检监察员,更应该用高标准、高要求来鞭策自己。读了本书后我有以下感想: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为灵魂支柱,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应当时刻警惕理想信念出问题导致全身“缺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始终坚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追求。

二是强化监督问责。作为纪检监察员,要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中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真查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工作中注重“四种形态”的运用,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函询等方法,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对轻微违纪的,给予党纪轻处分或组织调整;严重违反党纪的,给予重处分或重大职务调整;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的,给予党纪处分并移送司法。对违反员工违规处理办法的,严格按照行规处理。

三是强化纪律规矩。作为纪检监察员,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把纪律挺在前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旗帜鲜明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习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思践悟,把握内涵,准确理解新时代、新风尚、新作为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一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当下全党同志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更是提升我们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助力加油和及时充电,我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好、转化好,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能力境界,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15日至2020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共79篇,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下面谈谈我学习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学习本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另一个是学习习总书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创新成果主要包含四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指“一个导向”和“五大思维”。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和主线。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在任务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主张。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我国未来更高奋斗目标的政治动员和大众化表达,号召大家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首先,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次,中国梦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涵的辩证统一。宏观层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辩证统一,中观层面体现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微观层面,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辩证统一。最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

体现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逻辑关系和思想方法:顶层设计,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逻辑关系,要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整体推进,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思想方法,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的执行力。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一)、一个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体体现在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二)、五大思维。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内在逻辑;既注重实事求是,又注重历史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战略思维:对根本新、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强调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创新思维: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努力寻求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系统思维:整体看问题的思维。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我在宏观理论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个人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进一步探索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观的生产实际中,比如,如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不是光靠几个人或是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际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这一最终目标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应用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理论服务于人,指导行动,比如,处理问题要带着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能只着眼于一个问题的改善(例如为了改善覆盖就简单的提高功率),而是要通盘考虑,通过辩证的思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

个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谈心得体会集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谈治国理政》,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旨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著作。

阅读这部著作,可以有远近两个方面的重要收获。就近处看,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最系统、最宏富的著作。全书十八个部分,涉及到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事事物物,论述切近经验,论旨高屋建瓴。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何谓中特色的社会主义,何以实现中国梦,怎么深化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生态文明,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谋求周边外交和谐、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并且对人们理解执政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执政党执政水平、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极有助益。

从远处看,这是一部言近旨远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不单对人们理解当代中国的大政方针、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它对人们站在百年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独立向富强发展、从富强向文明跃升的历史进程,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艰难曲折、蜿蜒向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相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与屈辱的近代历史中,一直努力奋进,从来不曾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历经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华民族摸索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从而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是在中华民族这一历史飞跃中,展现出从独立富强向民主文明跃迁的亮丽景观。

诚然,这一伟大的变迁,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政治保障。除开这一政治保障机制,中华民族顽强追求现代目标、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尽力建构现代国家,也为世人所称道。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孙中山、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的目标,挣脱了列强瓜分和奴役中国的悲壮命运。邓小平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了民族富强的道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向富裕先进的跃升。这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地缘广袤、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大国,呈现给世人的壮观历史场景。

现代国家的独立富强,是国家足以完整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条件。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度,是不足以在现代国际体系中获得平等的国家地位的。但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并不见得就是获得人们尊重的大国强国。因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民主文明程度,构成为一个国家在现代国际体系中赢得世人尊重的决定性理由。中国的经济实力,无疑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尽管国家的富强之路前路漫漫,但富强之途,已经鲜明呈现。国家发展的重大任务,已经落到创新现代文明,为现代文明有所贡献上面。正是对这一任务的阐释,构成习近平总书记铺展中国历史百年画卷的醒目笔触。

追忆中国艰难困苦的漫长历史,是习总书记刻画中国梦的历史出发点。这当然不是中华民族要嫉恨什么的表现,而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经验的珍视。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期领先世界。从发展的波峰跌入波谷,中华民族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民族脊梁的挺立,使中华民族终于在自己的艰苦奋斗中走出了一条重新崛起之路,给世人展示了一条古老民族复兴的独特魅力。而中华民族发展的远大前程,业已呈现出中国梦的强大感召力。

中国梦,是习总书记鼓舞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正在呈现它丰富的内涵,展示它引领中国发展的能量。中国梦,是现代梦、富强梦、民主梦、文明梦。在这一有力号召和有效整合国家与国际正能量的命题中,正正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生机、厚德载物的德性精神和温润敦厚的人类情怀。由此向人们表明,一种旨在落定在现代平台上的中华文明,已然浮现。

百年中国,方始复兴。这是人民的成就、人民的复兴、人民的胜利。在中国的不断崛起和持续发展中,人民既是牵引历史潮流的动力,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引擎,更是引导国家规范发展的强大推力。人民是国家权力的赋权者、也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行动者、更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根本的政治原则。习总书记强调的权为民所赋,从根本上凸显了现代国家的人民主权原则。这条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只不过,群众路线在现代中国走上治理现代化道路的时候,已经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执政党务必确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务必认识清楚,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现代建国必须坚守的基本政治准则,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理解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核心命题。这无疑表明,习总书记对现代政治具有十分精准的理解、把握与阐释。

在人民主权原则之下,一切现代政治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理念渐次浮现:国家必须以人民主权原则为指引,建构依法治国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如果说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在体系结构的经济层面上必须是开放的经济体系、能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用好,从而将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功能各得其宜地加以发挥的话,那么,在国家权力的行使上,则必须落定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平台上。这既是所有现代国家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更是百年中国努力复兴的宝贵经验。展现现代国家的中国轮廓,正是习总书记这部著作的核心论旨。

习总书记对法治中国的论述,完全切中治国理政的现代首要原则。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首要原则,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宪治国,说的是权为民所赋依宪执政,说的是权为民所用。两者落定的是国家权力的****与功用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划分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界限的分水岭。依宪治国,不是一种政治地治国的状态,即不是一种按照政党、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意志治国的状态,而是按照宪法的规定法治地治国的情形。这就让中国免除了千年人治的窘迫,走上了现代法治的轨道。习总书记为此刻画了三条重要线索:一是高度肯定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中心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二是宪法的生命,在于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将治国理政落实为依法治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就为中国完全坐实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平台上,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围绕这一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真正促使中国作别人治传统,步入法治轨道,建成现代国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共79篇,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下面谈谈我学习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学习本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另一个是学习习总书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创新成果主要包含四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指一个导向和五大思维。

理论创新成果。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和主线。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在任务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主张。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我国未来更高奋斗目标的政治动员和大众化表达,号召大家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首先,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次,中国梦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涵的辩证统一。宏观层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辩证统一,中观层面体现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微观层面,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辩证统一。最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

体现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逻辑关系和思想方法:顶层设计,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逻辑关系,要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整体推进,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思想方法,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的执行力。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一个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体体现在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二)、五大思维。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内在逻辑;既注重实事求是,又注重历史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战略思维:对根本新、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强调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创新思维: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努力寻求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系统思维:整体看问题的思维。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我在宏观理论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个人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进一步探索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观的生产实际中,比如,如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不是光靠几个人或是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际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这一最终目标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应用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理论服务于人,指导行动,比如,处理问题要带着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能只着眼于一个问题的改善(例如为了改善覆盖就简单的提高功率),而是要通盘考虑,通过辩证的思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

今天,在总支安排下,我与各位同志分享一下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学习的意义;2、怎么来学;3、怎么去做。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了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加强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向明、方向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全书分19个专题。中心学校同志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本学期内准备学完所有19个专题,在每周例会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前有安排,学习时每人带学一节,并安排2至3人对指定的章节谈学习体会,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进行思考就会有收获,学习并能应用那就有了成效。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1.在“立德树人、五香并育”工作中,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德树人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五香并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把这项工作拎在手上,记在心中,做在实处,相信一定会花香满园。

书记项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在2020年《书香最致远,经典砺初心》书记项目中,不仅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要学习其他的红色经典、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2.善待每一位家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的年龄层次,文化差异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当他们提出了质疑时,我们应该理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是不是班子成员,都应该耐心暖心的解释,不能拒人千里,漠然冷视甚至一推了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我们要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我是怎么做的。学习是加强理论建设,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第一位,这几年财务、劳资政策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加强学习,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细心测算调资、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乡镇补贴标准,按时报批按时发放,该享有的政策应享尽享。退休同志工资现在归养老中心发放,但我仍然积极宣传解释调资政策及工资发放变化政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让他们感受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温暖。

最后,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作为本次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学理论强实践立创新,做最好的自己。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感获益良多。现结合工作实际,对其中关于“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论述谈几点学习体会。

1、切实提高“两个维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历史,以遵义会议为界标,可以分为前14年和后14年。前14年,我们党不成熟,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革命不断遭受挫折。后14年,我们党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革命事业就从此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我们党勇于面对遇到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源,就是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维护”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各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

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前段时间我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当好重要方阵,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为题目同大家讲过一堂党课。中央和国家机关是党和国家设立的机构,履行着党和国家相应的职责。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也是我们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只有讲政治,才能始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去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本质上都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应尽之责。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实施经济社会管理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积极主动将党的领导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政令,转化为对经济社会管理的部署安排和工作活动,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文件还强调,国家机关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注重政治效果,考虑政治影响,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所以,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各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必须的,没有脱离政治的单纯业务,同样,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抽象政治,我们各级党政部门必须把讲政治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使得两者有机统一,才能把准我们工作的方向。

3、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在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中,市委老干部局作为党委的工作机关独立设置机构,可以看出我们的地位、作用和使命的重要。因此,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我们要履行好职责,肩负起使命,完成好任务,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建院摆在首位,坚持政治机关站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好“三个表率”,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党的领袖的故事,让广大离退休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支持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强国。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完善发展的基本脉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最权威教材。这对于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世界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影响、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权”“霸权”主义“新冷战”思维的新侵扰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提供了思想之旗、精神之魂、航向之舵、前行之力。下面,根据安排,我简要谈三个方面的体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通过近期的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我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补足精神之“钙”,疏浚思想之“源”。

一是通过学习,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通过学习,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又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通过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理论的整体把握,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搞清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搞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搞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书记强调,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他强调,“今天,仍有大量的各种考验,有时甚至会有生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经受住考验,这是需要我们不断用行动回答的一个严肃问题。”

一方面,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在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另一方面,时刻保持政治警觉。前不久,省纪委监委通报了某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的案件,专门提到了他违反政治纪律,购买、阅读歪曲和攻击党的十八大组织路线、干部政策的书籍,并转发给他人等问题。

这一反面案例警示和警醒我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监督也决非一日之功,在开展监督实践中,必须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头脑清醒,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驻在单位党员干部“七个有之”、两面派、两面人等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勇于同违反党的纪律、危害政治安全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我体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知行合一中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把初心使命变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自觉行动。

一是锤炼担当的能力。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较真较劲,严格自我要求,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高把握政策、监督检查、谈心谈话、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监督工作的看家本领。

二是保持担当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监督是最难的,因为今天批评这个,明天批评那个,时间长了,自己也就犹豫了。杨晓渡书记也曾经说过,惩治一个老虎谁都不会反对,而监督天天红脸出汗,会得罪人,其实监督者自己心里也会为难。我体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有不怕的勇气、胆气和韧劲,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履行职责。既要坚持敢于碰硬、铁面监督,又要更加讲究政策,更加注意方法,确保监督取得良好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是擦亮担当的底色。我们是监督别人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时也在别人的监督之下,如果自身不正,作风不硬,别人自然会从心理上排斥我们,瞧不起我们,也必然会导致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严格自律的标杆。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结构层次清晰,涵盖全面,其中的重要思想,既有目标上的引领,又有原则上的要求;既彰显执政方略,又体现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目标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具体操作性,是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认真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

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内容涉及道路方向、理想信仰、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依法治国、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党的建设以及工作思路和方法等十二个重要方面。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这些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一批通俗易懂但又思想深邃的语言,如“为民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实践出真知”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无不体现着为民、务实、担当的思想,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理念。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这些执政理念,对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在我们有身边,现在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庸懒散贪”的现象。有的好人主义盛行,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只摆谱不弹琴,只吹哨不上场,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一心只想当太平官、省心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

“心底无私天地宽。”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担当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党员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

第一、涵养一心为公的正气。敢于担当,首先要出于公心,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一事当前,首先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而不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前途。有时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还必须牺牲个人利益,这更能体现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情怀。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冲在改革发展的一线是勇于担当。

第二、永葆干事创业的锐气。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精神面貌好、思路方法新、干事劲头足,发展就快、变化就显著;作风因循守旧、遇事得过且过,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有敢为敢当的精神,有善做善成的本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总书记十分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要有“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钉钉子,得钉到点上,连敲七八下才能牢固。对大事、难事、要事,要拿出拼劲和韧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二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对民众承诺了的事就要赶紧办,拟定了的计划目标就得马上干,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就应立即改,干就要干出样子,干出成效。三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定力和胸襟,认定的事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因成就而张扬,不因挫折而气馁,不因见效慢而心浮气躁、迷失方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第三、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_、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这都需要在党内大兴敢于担当之风,锤炼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的品格。

第四、夯实善打硬仗的底气。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和根基。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要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注重实践培养,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提升能力、锤炼意志的阶梯。只有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该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8月18日至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等共99篇,分为17个专题,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古今中外,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理性的辩证思维和务实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我简单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要学懂弄通,筑牢理想信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开篇是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坚定理想信念,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内在地蕴含了共产党人所固有的精神追求、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正是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才练就了钢筋铁骨,才能经受血与火的考验,才能抵御名和利的诱惑,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坚定前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就要通过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固牢信仰之根,坚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灵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二是要学以致用,提升工作本领。精心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愈加深刻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贯彻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间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熟练掌握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谋划、决策和推进工作,对全面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谋划好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求实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把学习的效果体现在履职尽责上、作用于工作中,与其他同事共同努力,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学有所畏,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五部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第四篇内容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工厂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把习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在党纪国法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敬畏心态,做遵纪守法模范,同时必须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更要在履职中敢于担当,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全书569页,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习近平在8月18日至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

最早一篇文章为《真刀真枪推进改革》,是年8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最晚一篇文章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年9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开卷篇题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点明了全书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本书17个专题分别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改革进行到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7个专题中,第五个专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篇目最多,共12篇。包括《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1月12日)、《守纪律,讲规矩》(201月13日)、《增强看齐意识》(年12月11日)、《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17年8月13日)等。

第一个专题所收8篇文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刻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提出的重大思想。第二到第五个专题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了大量阐述。第六个专题围绕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制定落实“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七到第十一专题,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习近平同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9幅图片。

本书收入29幅图片,包括三组。

第一组是扉页后的挥手照片1张,下有个人签名。

第二组图片包括,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2015年4月3日,在北京朝阳区孙河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2015年9月3日,“九三阅兵”;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11月15日,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投票;2017年7月1日,考察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情况等历史瞬间。

第三组图片包括,2014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北京apec期间,与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前往种植亚太伙伴林;2015年4月24日,在印尼万隆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习近平和夫人同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缅怀先贤的“历史性步行”;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讲话;201月16日,习近平出席亚投行开业仪式,为亚投行标志物“点石成金”揭幕;年9月4日,杭州g20峰会,习近平与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步入会场;2017年9月4日,习近平在厦门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历史瞬间。

权威读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成为一部“现象级”著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在海外持续热销,从政要、学者,到普通民众,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这本书何以风靡全球,让全世界都在学习?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一语道破天机:“它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外国读者可以了解中国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它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施密特说。“大家都认为,这本书为世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供了一个生动、易懂的方式。”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各国政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受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除了各国政要和学者,在普通民众中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也刮起一阵阵学习旋风。厄瓜多尔的基多国际书展、伊朗的德黑兰国际书展、纽约举办的美国书展,都有不少当地读者专门到中国图书展台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一位泰国民众在抢先购得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泰文版后,通过社交网络发布了一条信息,结果立即收到4位朋友请她代购此书。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居民马克·哈赛贝克在上海旅游时,购买了一本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一口气读完后,他在亚马逊网站的电子书销售平台留言:如果你认为这个人口大国不容忽视,你应该读读这本书。“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简明坦诚、风趣幽默的论述风格,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个努力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高尚的人。这正是当今世界需要的领导人。”

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斯里兰卡外国劳务局主席维克勒马索里揭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全球取得巨大影响力的深刻逻辑:“这本书阐释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人民追求睦邻友好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当今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逆全球化”思潮开始抬头……大变局的时代需要思想光芒的指引,迷惘的世界把目光投向东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抓住了当前人类社会主要矛盾的“牛鼻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展现出中共执政理念对全世界的深刻启示和强大感召。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所言:“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治国理政,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整套的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世界需要思想体系,以灵活应对各国和世界面临的挑战。”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8日至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其中,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印象最为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因此,我院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并通过选修课、举办讲座、参观古迹、社团活动等形式,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我们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要以学前教育和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为重点,编写中华优秀文化读物,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民族服饰和手工等作品,在《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并通过官网、微信、微博、微电影、广播站、橱窗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文本的,非文本的,还是物质的,非物质的,呈现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一方面,我们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我们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涵养文化自信。在专业建设中,我们要提炼精选一批凸显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融入课堂教学;要开展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要加大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合作力度,推出一批合作成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实习时,我们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诚实守信、吃苦肯干的人文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传播和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不容辞;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子,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坚定文化自信,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起。

相关范文推荐
  • 11-27 分析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论文(优秀23篇)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通过学校的教育,我们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的成功案例和典型故事,希望能
  • 11-27 我的缺点与优点(通用23篇)
    优秀作文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意图。范文的阅读是一种学习和成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展信佳!至今还记
  • 11-27 何为梦想初二(热门14篇)
    梦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给我们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以下是一些实现梦想的经验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成长。睡醒了,梦也就碎了。但有了“想”之后
  • 11-27 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优秀19篇)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份书面材料,它可以记录下实习的过程和成果,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反思。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实习报告了吧。接下来,请大
  • 11-27 大学生游戏专业实习年终自我鉴定(优质16篇)
    自我鉴定是大学生了解自我特点和发展潜力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个人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 11-27 企业主管工作总结(汇总15篇)
    做好月工作总结,不仅是为了向上级和同事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更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是一份对自己工作表现非常有洞察力的月工作总结,令人印象深刻。
  • 11-27 小升初告别母校(优秀17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而优秀的作文则是在表达中能够令人信服和感动的,如同一首动人的音乐。这些优秀作文是作者用心之作,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
  • 11-27 设计师试用期间工作总结(专业21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月工作总结范
  • 11-27 安全生产工作调查报告参考范文(22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思路。下面是一份精心准备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 11-27 角色大班教案范文(16篇)
    大班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既是教学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大班教案实例,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