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优秀19篇)

时间:2023-11-27 09:28:51 作者:雁落霞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份书面材料,它可以记录下实习的过程和成果,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反思。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实习报告了吧。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经过精心整理的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测量学实习报告

xx年xx月xx日。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xxx。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xx、xx。

观测与读数:xx。

记录与计算:xx、xx。

描点与绘图:xx、xx。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x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大量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考虑到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测绘结束的时间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较疲惫。

12月19日,我们继续到龙泉山地区进行测绘。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现在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因此决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展开广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始了最后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国地质大学,结束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

持图实地跑点实习:

1、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地区测量6组路线。

2、任务:到达图上表示的9个指定地点中的至少5个,将实地编号标注到地图上。

3、内容:

(1)全组成员集中分析地图,确定初始路线;。

(2)按照初始路线寻找指定点;。

(3)过程:

20xx年12月18日晨,我们接到临时变更通知。由于武汉今日大雾,不便于观测,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更改为识图实习。这样我们就要前往花山地区进行实地的跑点了。今天,我们从测量工程系拿到的不是经纬仪、三角架和视距尺,而是一张花山地区的地图。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1973年绘成的地图,上面采用的最接近成图时间的数据是1969年的。图上画了9个框框,它们标注的就是我们组今天要到的地方。虽然每个小组的地图是一样的,但上面被标注的点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可能有重合,但不会是每个目的地都一样。因此,各组之间几乎独立的,合作被限定在了组内。老师告诉我们,图上表示的一个池塘已经填掉了,变成了农田,图上表示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已经更改了地址。这加重了我们对这张地图的怀疑,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变化吗?我们要找的点在实地被标注在电线杆、石板桥、池塘壁等地方,而且这些点上是有编号的,我们只有真正到过这些点才能知道它们的编号。按照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编号标注在地图上。9个图上的点,我们要至少找到5个。

今天下车的地方与前两日不同,这里是花山地区。组员们捧着这张地图走向了一片未知区域。地图成了我们不会迷路的唯一保障。跟着大部队,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山的背后是公墓。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路口,我们要找的一个点在向东的方向,其他点在向西的方向,而且那个独立的点要翻过一座高山才会到达。分析了利弊后,我们决定放弃它。放弃它就意味着放弃大部队,我们组成了少数走向西道路的小组。对比了图上池塘的位置,我们终于找到了它,地图告诉我们,这里有地大的点。在一个田边的电线杆上,我们看到了“地大s97”。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果。沿着池塘边的公路,我们继续前行,过了1个比较大的村子。重新看了一遍地图,对比了实地,我们很快看到了远方我们要找的村子。为了抄近路,我们进了稻田。秋天的稻田已是十分空旷,但湖北多湖的特点注定这里是泥泞的。选择了走农田,那么可能出现的点就只能在电线杆上。直到走出稻田,我们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点。小组马上调整策略,提出要坚信手中的地图,要找的点不会特别难找。很快这个点被我们在村西边的马路上的电线杆上找到了。

接着我们在石洞村找到了第三个点。使我们陷入困境的是在大杨村附近的点。我们沿着路一直前进去寻找大杨村,而岔路口的方向选择错误让我们到了下刘村,这个村子在大杨村的正北方。又是一次穿越稻田,路上还看到很多水牛。这次穿越是被迫的,因为大杨村就在前方。费尽了周折我们找到了第四个点。眼看着时间要到11:30了,加快步伐到达制定的水库。找到了最后一个点后,我们就很快找到了图上表示的公路,但是图上表示的公路似乎是一条小路,我们认真地做了对比,做了确定后便沿着它走下去。沿路的很多地方图上都没有表示,而且图上表示的在实际中很多也没有看到。不过,我们反复核对后,找到了“老林业科学研究所”,这让我们放心大胆地沿着它走到了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到达了一条大的公路后,我们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当日跑点的成功。走到指定终点--加油站的时候,12:43分,我们是011081班第一个到达的小组。大家的鞋已经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惫而幸福的。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我负责的是观测与读数。我们在实际测绘中,没有一次采用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而是选择若干视野开阔,位置更加优越的支点。这样就要多次验证、计算支点的数据,确保支点的数据误差较小,进而测得其他位置点,根据支点数据计算未知点数据。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我们的测量更加方便。另外就是在观测人员读完上中下丝读数后,要及时让跑尺人员选取下一个点。因为经纬仪此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已锁定,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的读书固定,所以在读角度之前就可以让跑尺人员离开当时的位置。这样做可以加快测绘进度,让跑尺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在识图实地跑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尽信图不如无图”,要根据实地情况,通过比例尺计算需要走的大概路程,相信自己的判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时刻知道北方向,这样,地图才是有用处的。否则,它会起负作用。

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赖祖龙。

组长:江晓斌。

组员:辛悦、孙军、朱令、刘超、崔永国、屈超。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朱令、崔永国。

观测与读数:屈超。

记录与计算:辛悦、孙军。

描点与绘图:江晓斌、刘超。

特说说明:因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测量学实习报告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xxx。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xx、xx。

观测与读数:xx。

记录与计算:xx、xx。

描点与绘xx、xx。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测量学实习报告

1、实验目的: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掌握测量中的各个细节;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通过控制网的建立、熟悉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测量中的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要求:

要求自己要达到基本专业的测量水平,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罗盘仪的使用方法;要求自己要熟练掌握角度,距离,高差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立标尺时一定要规范,要使气泡居中、自己一定要通过实习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方法。

3、实习前期准备:

实习动员:王老师讲解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任务,以及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纪律等问题。

分组:全班分为6个组,我们组组员是,组长:邓昌松,副组长袁廷光,组员:黄松,黄松,黄梅,杨婵君,吴广,周闯,杨涛,陈永胜。

发仪器:全站仪1套(含脚架,目标杆,棱镜),水准仪2套(含脚架),罗盘仪1个,双面水准标尺2根,尺垫2个,花杆2根,记录板1个,毛笔,油漆,计算器(自备)。

时间安排:项目与内容时间安排任务和要求实习动员、领取仪器工具、仪器检校、测区踏勘。

0.5天做好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控制测量。

1天完成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碎部测量。

1天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1幅平差计算及地形图绘制。

2天对地形图进行编辑处理考核、整理资料、还仪器。

0、5天实习总结、考核、上交资料和实习报告等。

(一)外业工作。

20xx年11月30日老师实习动员,讲解后我们组领取到了仪器后,用下半天在贵州大学南校区信息楼前面及附近选择了a,b,c,d四点进行了四点的控制测量,先选点标记,再在各个控制点安置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了ab,bc,cd,da,各边的边长,假定了a点坐标为(1000、000,500、000,1100、000)各边的水平角,达到限差收拾仪器。回来后晚上进行评查计算,算各点的坐标和高程。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2日,由于我们组之前测量的数据有些小问题,所以又重新进行了四点的控制测量。计算后没有错误了。下午就开始了。碎步测量,先画草图,在草图上标出要测量的碎步点,再在a,b,c,d分别安置仪器按照草图上的各个点位一一进行碎步测量。小组分配,让每个组员都能得到锻炼,每个人都能去观察,立标杆等。两天内,我们组一共测量了249个碎步点,并一一记录在全站仪内存里。

20xx年12月三日还仪器。由于我们对导数据没掌握,加上当天我们有课没时间,所以数据由老师导出来。

(二)内业工作。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9日在林学楼五楼机房里绘图,绘图是根据之前碎步测量时画的草图来绘制的。以上是实习的大概过程。

(一)踏勘选点。

我组在指定的测区进行踏勘,熟悉测区施测条件。根据测区实习步骤: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选点的密度,应能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一般要求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30~170m之间,相邻导线边长大致相等。控制点的位置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之处。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则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在信息楼前面及附近选择了a,b,c,d四点点位选定之后,用油漆和毛笔作出标记,并编号。

(二)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后,将控制点布设成闭会导线的形式。在控制点上进行观测,经过内业计算获得平面坐标。

1、水平角测量。

在每个控制点上用南方全站仪观测1测回,每测回的精度要求上下半测回互差小于40”。导线网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n为导线的测角数。

2、边长测量。

用南方全站仪测量,要求往、返测量,在平坦地区边长相对误差的限差为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一般为1/20xx。我们此次实习用的是1/3000的误差允许范围。

3、连测。

当测区内有已知点时,应尽可能与所设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测,这样可使图根控制网纳入统一的坐标系统。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个控制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4、平面坐标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平差,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计算方法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三)高程控制测量。

1、水准测量。

采用图根水准测量的方法(后—后—前—前)测定图根点的高程。

各站采用双面尺法或两次仪器高法进行观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高差。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为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允许高差闭合差为(mm),式中n为测站数。

2、高程计算。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按教师指导的方法在各图根控制点上设站测定碎部点,然后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并利用cass软件绘图。根据草图,在计算机上吧各个点连接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地形图体现出不同的地物,就必须严格按照绘图软件上的提示步骤,按上面的命令来执行各个步骤。

在这实习不到一个礼拜的测量学实习中,有些累但我还是很欣慰,因为我收获了许许多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首先,我真正了解到了测量学是一项细心且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我脑海中基本形成了一个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我们而言,就是要将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与实际工程的理性认识联系起来,把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区,并在这其中完成质的过渡。

通过这次的实习,才深深地了解到,实习不仅仅是实习,不仅仅是为了考核而实习。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们团结并很好的合作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

另外,这次测量实习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好的培养了我们个人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完,怎会有对错之分,在激烈的争论之后,我们团结一致,一起迎接新的工作!

同时,实习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熟练的使用测量工作中的常见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罗盘仪,钢尺等)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

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

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记得我们第一次的a,b,c,d四点的控制测量第一次出了错,我们第二天就是重测的。我们深知测量工作,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都是必须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应该注意的几点:

(1)安置仪器:一定要对中,整平,而且要精确对准控制点。

(2)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气泡一定要居中。

(3)观察时眼睛要垂直对准十字中丝。千万不要碰到脚架。观察记录时尽量不用嗓子,保护嗓子。

(4)仪器要时刻有人照看。遇到不好天气一定要打伞观测。

(5)组员要团结合作。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

测量学实习报告

1、掌握测区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四等平面网、三角高程网、二等水准网)。

2、掌握和熟练全站仪和水准仪的基本功能和观测方法。

3、掌握仪器检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学会用相关平差软件处理观测数据以及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

1、测区四等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平面网和三角高程网),武工职院校内。

2、测区二等水准网的建立(高程网)。武工职院校内。

3、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

4、用j2型全站仪9测回测水平角练习。

全站仪一套,,ds2二等水准仪一套,计算机,南方平差易平差软件。

(一)四等导线网和三角高程网同步作业:

仪器检验——了解测区概况——选点——观测——外业概算——内业平差。

(二)另外进行全站仪9测回观测水平角练习:

1、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利用ds2水准仪布设二等水准网:仪器检验——了解测区概况——选点——确定观测路线——观测——外业概算——内业——平差。

测量学实习报告

终于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的测区,植物与建筑物虽不多,地势也较为平坦,但建筑物的形状有太多拐角很不容易测量。

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伪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使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在未真正到实地进行测量实习之前,所有人的热情度都相当高,缘于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但当真真正正的到实地进行测量后,那就是我们的所负责的区域的地形图出来了,并且按照实习任务,我们也根据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在实地中放样,其中误差比允许误差小得多。

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已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实地测量实习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

测量学实习报告

为了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了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了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利与环境学院09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在20xx年9月拉开了认知实习的序幕。本次认知实习由学校组织,统一在校南门上车,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去郑州附近实习。

本专业的实习地点有郑州地铁2号线向阳路地铁站施工现场、107国道旁高铁施工现场、郑民高速公路中牟收费站施工现场及中牟县预制梁工场。

地铁站施工现场。

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刚开始的时候,本专业同学不明白盾构施工,不过在老师和技术人员的讲解下,本专业学生懂得了一些盾构施工的知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施工时出现的事故和问题的宣传画,体会到了“安全无小事,施工需谨慎”。

高铁施工现场。

随着蒙蒙的小雨,本专业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了107国道旁边的高铁施工现场,第一次解开高铁神秘的面纱。以前对高铁的印象是轨道很高的铁路,真的见到的时候才发现高铁和自己的想象是那么的不同。高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高大,巨大的柱子,便是证明。第一次看到高铁的施工,明白了分段施工,然后对接的施工方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时间,提高工程进度。由于在地上,离施工现场很远,目不能及,很是遗憾。第一次来到高铁的施工地点,看到施工人员的住处,是那么的简陋,心里由衷地佩服那些技术人员。

郑民高速公路收费站及预制场。

本专业参观了高铁施工后,来到了预制场。预制场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却有很多的为什么?例如钢筋的配制如何保证浇筑时的不变形,不分散、橡胶管如何能与梁形成一个整体、混凝土如何配置、砂石材料如何选择等等,虽然有好多的为什么,但是在老师和技术人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还是懂得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一条联络通道。郑民高速公路是河南省20xx年重点高速公路项目,郑民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完善河南省高速公路网、加快豫西山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郑民高速公路上,本专业学到桥梁的施工建设的知识,理解了伸缩缝的重要性;理解了边坡的修护、美化及坡度的选择,认识了路边缘的栏杆防护的形式;注意到路旁的沙土,意识到路基填土的重要性;明白了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建设;看到了交叉口的样式。总之,在中牟收费站,学到了许多和专业有关的知识,这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以后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习,充分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学到了施工的一丝不苟,也提高了自己的见识,扩大了自己的眼界。首先,到施工现场去,联系了所学的知识。其次,在对施工现场的参观过程中,体会到工程是一个系统,不单单包括施工,还有器械的运作,还有团队的合作,还要有好的领导。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专业课的理解,更深刻地意识到认真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理解,从模糊抽象变得具体清晰起来,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专业课对工程施工和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地感谢带队老师和施工人员的认真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一定的施工方法和手段。例如预制场的箱梁预制,怎样配筋?怎样浇筑混凝土?要注意怎样的细节?虽然我们的认知实习非常短暂,但我们学到的知识,将在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通过认知实习培养了对道桥工程的热爱,提高了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增强了集体观念、掌握了撰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了本次认知实习与我们专业课的联系。我相信这段认知实习,将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巩固和加深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以及对全站仪的了解使用;系统地认识和练习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成图原理、成图过程和方法、地形图应用、工程施工放样等。

实习地点及日期:燕山大学材料学院附近;20nn年6月5日--6月11日

实习内容:

一、地形测图。

(一)控制测量。

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首先到测区实地考察选取恰当的控制点连成一闭合导线--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能控制所测区域的大部分地物和地形特征点,且相连的控制点之间要通视良好;之后,进行导线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以及全站仪导线控制点坐标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核、进行图根导线计算并与全站仪所测数据比较,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即为合格,若不合格应重测,最后将各控制点按坐标指示位置在图纸上展出并标注高程。

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我小组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山头处两点高差过大,故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在两点间插入一转点,传递高程。

(二)碎步测量。

该测量工作主要是测量出地物、地貌特征点点位,在图上展出,通过这些点描绘出所测区域的地物、地貌,并注记相应符号。碎步测量的一般步骤为:

1在某一控制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以另一方向为零方向,瞄准此方向,仪器归零。

2开始进行测站检查(测此站点与相邻控制点的夹角;或测试已经测过的地形点,检查重复点精度在限查内即可)。

4计算碎步点的平距和高程,根据测量数据将点展在图纸上,联系实地情况,连结各点,对一些点要标明高程(例如建筑物角点,公路上的点等)。

5进行归零检查,归零查不应大于4。

测量学实习报告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培训的安排主要有:(1)水准测量(2)全站仪测量(3)gps测量。

(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1x,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

以已知高程点1x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

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

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1x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培训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

还有水准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直接影响你的测量结果。

(4)比如利用gps测量仪(接收机)进行测距。当到达第一个位置时,进行校点,gps生成a点,并且a的信息被保存下来。到达第二个位置时,再校点一下,生成b点。然后查找并选择a点并确认,即可计算出当前b点到第一个a点的距离。

测量学教学培训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现场测量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1)、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2)、测量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3)、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4)、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

培训心得: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事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测量学实习报告

上周,我们专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进入这个专业已经一学期了,可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此刻最终有机会能够对这个专业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我感到十分的开心。实习分两部分:参观工地,各种建筑和路桥。在实习开始之前,我还不在意这次实习,因为我感觉在书上学学就行了,明白是怎样回事就能够了吧。再说我也去过工地,也看过施工,感觉出去实习时多此一举。可是从第一天走进工地,这个思想就不在我的脑海里了。

第一天实习,我们跟着邢教师和王教师去了潍坊软件园。这个建筑是个框架结构,它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这个人软件园主要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所以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特点是能为建筑供给灵活的使用空间。框架结构虽然有很多结构,但同时也存在着缺点。比如,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并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看完软件园后,我们跟随教师去参观了砖混结构施工现场,教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施工顺序和什么是砖混结构。所谓砖混结构,先砌筑结构基础,然后按轴线砌砖,砌砖应按设计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必要时还可在构造柱旁预留孔以便钉模板,待墙体强度到达要求后支设构造柱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如此往上施工。砖混结构是平砖。砖混结构有很多优点:

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设中运用得最为普遍。在这场地看着这些建筑,我兴奋不已,同时也感到自我将来职责重大,虽然那天很热,可是我还是因为见到了这么多建筑设备而感到高兴。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实习。

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这个体育馆基本上是有这两种结构相结合而成,他们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在奥体馆现场看到,拱形的体育场大屋顶线条柔和舒缓,个性独特,与人工地面完美相接,仿佛从天空飘落到广阔大地上的风筝翅膀,并与周边的绿色相协调,充分发挥了钢结构的优势,使我赞叹不已。

看完奥体馆,我们又去看了桥梁结构。桥,我们把它分为公路桥,铁路桥和城市道路桥三种。由于我们的条件有限,我们只参观了城市道路桥。经过教师的讲解,我们初步了解了桥的基本知识。教师谈到了城市道路桥与公路桥的不一样:城市道路桥桥的两边有人行道和路灯有栏杆没有绿化带;公路桥一般没有人行道,有栏杆,一般有绿化带。教师也讲到了桥的长度与坡度的关系。一般情景下,桥身相对长的,其坡度也相对斜。桥上工程还设计安排了排水系统。其主要目的:一是防止在雨天能够及时将雨水排出路面,减轻车辆对路面的摩擦力,进而使车对路面的荷载大大减轻;第二是防止雨水渗入桥面断裂出的钢筋,使其生秀,进而减少其实际的寿命。教师还说了,桥越高,越不易变形,所以有的桥为了防止其变形太大,故意将桥建的很高。其实桥按照分类不一样分了很多种,按照受力特点和结构形式分为: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梁桥又能够分为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刚构。主要是受弯为主。相对其他桥型造价较低,此刻刚构的悬臂施工十分成熟,跨度大,内力应力也比较合理。广泛应用。当然,美观方面就一般;拱桥按照车行道位置能够分为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主要是受压为主。转体施工也比较成熟,拱桥还是比较美观的。

造价比较高。对于两边拱脚地基要求高;斜拉桥按照索布置能够分为稀索和密索型。和悬索桥都是靠拉索和拉杆来受力。美观,造价高。不一样的桥有不一样的特点,也有不一样的用处,什么时候用什么桥,这就要和书本相结合起来。看完桥结构,我们这一天的实习就随之结束了。

经过这次外出实习,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还未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自我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外出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星期来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记的有位名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想我们最宝贵的是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经历.近距离的观察、学习,我对土木工程这门课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掌握的一些实用的具体的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在这次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自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此刻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本科大学生,自我还有很多路要走,我到此刻还没有学过任何实用性的技能,还不能为自我的生计出力,我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的世界太渺小,外面的世界大的无法让人相信,我还不能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于是我的人生会有很多可能,有很多机遇,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不再要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这样太没有什么竞争力了。这也是我眼前所能做的。在学好各个科目的同时,多留意身边的或者社会上的热点,社会上的弊端。这可能就是我以后的努力方向,也有可能是我一生不再触摸的领域。对我将来的工作有着重大意义的知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所以,我十分感激学校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出去实习,以后我要更好的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测量学实习报告

20xx年12月16日至20xx年12月19日。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

组别:**。

指导老师:**。

组长:江晓斌。

组员:**。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

观测与读数:

记录与计算:

描点与绘图: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

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

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惫而幸福的。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我负责的是观测与读数。我们在实际测绘中,没有一次采用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而是选择若干视野开阔,位置更加优越的支点。这样就要多次验证、计算支点的数据,确保支点的数据误差较小,进而测得其他位置点,根据支点数据计算未知点数据。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我们的测量更加方便。另外就是在观测人员读完上中下丝读数后,要及时让跑尺人员选取下一个点。因为经纬仪此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已锁定,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的读书固定,所以在读角度之前就可以让跑尺人员离开当时的位置。这样做可以加快测绘进度,让跑尺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在识图实地跑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尽信图不如无图”,要根据实地情况,通过比例尺计算需要走的大概路程,相信自己的判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时刻知道北方向,这样,地图才是有用处的。否则,它会起负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论文。

测量学实习报告

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 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

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学。

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组共进行了三个大项的实习。

一是,5月18日到21日的使用dj-6大地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和建筑施工放样。

这项内容是在校本部正门内的广场上进行的,按照实习安排要求,我们组在进行导线测量时,共进行了6站2测回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

结束后,我们就进行建筑放样,我放了两栋建筑,(1)是分别用觇点f23和f20放出建筑n;(2)是分别用f22和f21放出建筑o。

二是5月22日到25日的使用ds-3大地普通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这项内容是在雁山校区周围进行。

测量路线是一条闭合环路,共6个点,分别进行一次往返测量,往、返测量路程均大致为4.3公里。

我在满足规范要求 的情况下测量了至少2公里的路程。

三是5月27日的地形图的识图与等高线的描绘。

这项内容是在五通镇附近的山上进行。

按照实习要求,我认真辩识了地图上图标与实物。

并按等高线描绘图上指示的地点去实地认真观察了地形,并分别一一标注在图纸上。

所有实习大项外业测量、观测完成后,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整理测量观测数据,画等高线等。

这样,短短的两周实习便结束了。

纵观整个实习过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感受:

一.风雨中和历练

实习期间,天空并不作美。

不管是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建筑放样,还是等外水准测量,我们都是在风雨和陪伴下度过的。

特别是等外水准测量时,路线环境相当复杂,在泥泞的道路上,每前进一站都异常艰难。

尽管有时雨量太大,而不能进行测量。

但是只要雨足够小,我们组就会继续进行测量。

风雨中,我们撑伞,是为了保护仪器不受潮,尽管我们全身已淋湿;风雨中,我们抱一块满是泥巴的木板,是为了仪器站得更稳,尽管鞋子已沾满了泥巴;风雨中,我们一路前行,是为了完成测量任务,尽管脚下的路很长,而且坑坑洼洼;风雨中我们挺过去了,证明我们行,我们能吃苦。

这就是一种历练。

二.团结就是力量

有人惊叹我们为什么会测得那么快,因为我们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装仪器,调脚架,大家七手八脚;你观测,我记数,大家分工明了;有问题,齐思考,大家帮忙指导。

在我们组,大家都是平等看待,只要谁想测量多些,就让谁测。

尽管有人会出错,但谁也不怪谁;尽管有人会测得慢些,但谁也不着急;尽管还会出现小摩擦,但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就这样过来了,怀着平和的心态,相互协助,这就是我们团队的力量。

三.科学就要一丝不苟

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测量中更能体现出来,无论是对点,还是调平,只要有点偏差,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产生错误。

因此,做测量工作就不能马虎。

或许,有人想大概大概地测量合格就可以了。

但这样做能使我们学到什么呢?恐怕只能大概大概地测量出个概数吧。

相反,一丝不苟地测量,你会发现很多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尽量在以后去避免它。

一丝不苟地测量,你会明白一个小失误会产生多大的后果。

一丝不苟地测量,会练就你一双慧眼,让你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并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一丝不苟地测量,这才是工作。

四.挑战你的耐性

测量工作,工程量很大,一次野外观测站就能产生厚厚的一本数据。

如果你没有耐心,或许偷工减料就可以很快地测完。

如果你没有耐心,就不会去发现这堆数据中的错误的测量。

如果你没有耐心,就没有信心再去把错误的测量再次重做。

如果你没有耐心,面对庞杂的数据,你可能宁愿选择放弃,而去抄袭他人计算出来的成果。

而事实上,我们组不只一次发现测量中出现的错误,重做的测次数也记不得做了多少。

因此,可以说,我们可以忍耐,可以耐住这纷繁而乏味的重复工作。

进而得出科学的结果。

这就是我这次实习得出的总结。

我认为,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在书本上学到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我所学到的,这不仅只获益于测量学这个课程,更会获益于很多方面。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

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

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

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

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

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

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

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

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

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

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

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

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

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

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

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

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

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

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

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

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

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

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

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

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

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

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

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

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

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

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

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

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

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

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

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

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

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

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

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

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

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

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

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

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

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

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

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赖祖龙。

组长:江晓斌。

组员:辛悦、孙军、朱令、刘超、崔永国、屈超。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朱令、崔永国。

观测与读数:屈超。

记录与计算:辛悦、孙军。

描点与绘图:江晓斌、刘超。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大量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考虑到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测绘结束的时间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较疲惫。

12月19日,我们继续到龙泉山地区进行测绘。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现在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因此决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展开广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始了最后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国地质大学,结束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

(二)持图实地跑点实习:

1.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地区测量6组路线。

2.任务:到达图上表示的9个指定地点中的至少5个,将实地编号标注到地图上。

3.内容:

(1)全组成员集中分析地图,确定初始路线;。

(2)按照初始路线寻找指定点;。

(3)过程:

20xx年12月18日晨,我们接到临时变更通知。由于武汉今日大雾,不便于观测,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更改为识图实习。这样我们就要前往花山地区进行实地的跑点了。今天,我们从测量工程系拿到的不是经纬仪、三角架和视距尺,而是一张花山地区的地图。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1973年绘成的地图,上面采用的最接近成图时间的数据是1969年的。图上画了9个框框,它们标注的就是我们组今天要到的地方。虽然每个小组的地图是一样的,但上面被标注的点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可能有重合,但不会是每个目的地都一样。因此,各组之间几乎独立的,合作被限定在了组内。老师告诉我们,图上表示的一个池塘已经填掉了,变成了农田,图上表示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已经更改了地址。这加重了我们对这张地图的怀疑,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变化吗?我们要找的点在实地被标注在电线杆、石板桥、池塘壁等地方,而且这些点上是有编号的,我们只有真正到过这些点才能知道它们的编号。按照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编号标注在地图上。9个图上的点,我们要至少找到5个。

今天下车的地方与前两日不同,这里是花山地区。组员们捧着这张地图走向了一片未知区域。地图成了我们不会迷路的唯一保障。跟着大部队,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山的背后是公墓。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路口,我们要找的一个点在向东的方向,其他点在向西的方向,而且那个独立的点要翻过一座高山才会到达。分析了利弊后,我们决定放弃它。放弃它就意味着放弃大部队,我们组成了少数走向西道路的小组。对比了图上池塘的位置,我们终于找到了它,地图告诉我们,这里有地大的点。在一个田边的电线杆上,我们看到了“地大s97”。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果。沿着池塘边的公路,我们继续前行,过了1个比较大的村子。重新看了一遍地图,对比了实地,我们很快看到了远方我们要找的村子。为了抄近路,我们进了稻田。秋天的稻田已是十分空旷,但湖北多湖的特点注定这里是泥泞的。选择了走农田,那么可能出现的点就只能在电线杆上。直到走出稻田,我们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点。小组马上调整策略,提出要坚信手中的地图,要找的点不会特别难找。很快这个点被我们在村西边的马路上的电线杆上找到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组长:

组员: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

观测与读数:

记录与计算:

描点与绘图: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

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惫而幸福的。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我负责的是观测与读数。我们在实际测绘中,没有一次采用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而是选择若干视野开阔,位置更加优越的支点。这样就要多次验证、计算支点的数据,确保支点的数据误差较小,进而测得其他位置点,根据支点数据计算未知点数据。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我们的测量更加方便。另外就是在观测人员读完上中下丝读数后,要及时让跑尺人员选取下一个点。因为经纬仪此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已锁定,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的读书固定,所以在读角度之前就可以让跑尺人员离开当时的位置。这样做可以加快测绘进度,让跑尺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在识图实地跑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尽信图不如无图”,要根据实地情况,通过比例尺计算需要走的大概路程,相信自己的判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时刻知道北方向,这样,地图才是有用处的。否则,它会起负作用。

测量学实习报告

(1)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3)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和面积量算,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4)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数据采集的方法。

(1)手持gps的设置: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选择“地图单位”后,可进行以下设置:

a.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

b.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

c.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00.00000n,原点经度:105.0000e,设置好后进入下一页设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单位:1.0000000,原点向东偏移:00500000.0,原点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所要测的坐标系及3°或6°带进行da,df,dx,dy,dz的参数的设置,再进入下一页设置“自定义基准”,x旋转:+00.00000,y旋转:+00.00000,z旋转:+00.00000,比例因子:+01.00000,则完成好设置,最后按esc键直到显示要测数据。

(2)手持gps定位测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mark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esc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上坐标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点位于高程。

为51m的等高线上,则e点的。

高程就为51m,而f点位于48。

与49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

通过f点作一大致与两根等高。

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

线于m,n点,从图上量得距离。

mn=d,mf=d1,设等高距为h,。

则f点的高程为:

hf=hm+h*d1/d。

3.面积量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规则的图形通常可采用几何图形量算法和坐标解析量算法;不规则图形通常可采用网点法,平行线法,计数器编程法,cad法和求积仪法等。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量算:

(1)格网法。

使用以毫米为单位的透明方格纸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测图形上,首先读出完整的方格数,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将不完整的方格凑成完整的方格数。最后累加出图形轮廓线内的总方格数。用总方格数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实地面积,即得欲测图形的总面积。若整格数为n,不满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算,得到方格总数,乘以每个方格所代表的面积,得到图形的面积。

(2)格点法:图形范围内的点数a,与轮廓线接触的。

点数b,每个点代表的面积s,则图形面积为:

p=(a+b/2)*s。

(3)平行线法。

本次实习时不定时多地点的实习,主要是手持gps进行测定,并量算和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

xx年12月14日上午,各组在林学楼305听老师讲解实习内容及任务,并领取各组的仪器,之后,在我小教学区进行gps的设置及应用,找到教学区布设好的点,用gps测一些点,学会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篮球场集中以待出发,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刘家山。在出发之前,老师进行了指导,设定了各组的gps参数,一却都准备好后,我们就沿路勘测选点,并测定、记录。到刘家山后,老师带我们测定许多点,这些点组成一个闭合的布控区域,目的是进行野外认识地形图,并在图上绘出行进路线,量算闭合区域的面积。

次日早晨,我组8点半在a6集中,安排好测量任务,对我校教学区已经布设好的22个点进行测定。下午进行东三环勘测选点,布设测点,并沿东三环向世博园方向测定各点的坐标、经纬度、高程,我们们组轮换工作,测了各点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带的坐标。

5.本人完成情况。

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主要是负责本组的'相关事情和相应的测量,组织本组的组员一同完成本次实习内容。由于gps仪器较少,实习中,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实习的各项工作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锻炼。

实习之初,我进行了gps的设置,学习如何使用gps,并教不会设置和测量的成员。在校园里测点时,我主要跟同本组成员进行记录,并设置gps为西安80坐标系测定一些点,协助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了校园内的22个点的测定。在去刘家山的过程中,我测定了从篮球场至林学院饮水池之间的点,测定东三环时,我指导测量,也亲自测了一些点,测完之后,我整理好数据,并描绘在地图上,写好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从实习报告书上的三张不同时段拍摄的地形图可以看出,xx年6月航拍的西安80坐标系3°带地形图上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都比较详细(在同一比例尺下)。

从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可看出,现在的东三环,我校的工学楼,图书馆,林学楼,标本馆等地物符号都没有,说明当时这些都没有建造。在现在的东三环路上及沿线两侧,由于修建而拆迁了许多建筑,现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两幅图上没有,而校门口下面的农场在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已经没有,说明xx年后已经不存在或搬迁走了。

gps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其特点明显,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观测时间短。

gps测量灵活,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野外的工作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点,gps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在直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同时,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面物反射的卫星信号,多种信号叠加就会引起测量参考点的位置变化,gps测量还存在卫星传播信号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人为误差等等。

gps采集到的各点的高程为大地高程,其精度非常低,而在图上量算高程时,比较麻烦,要进行计算,容易出错,也有一定的误差,精度高于gps采集到的。在地形图上量算时,由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度,高程标注及明暗程度等使得量算困难。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通常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在测量时,都存在仪器误差,而且gps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有一定的误差。采用方格法量算面积,误差来源于所数方格数的多少,描点,连线时线条的粗细以及对不满整格的处理等等。

采用计数器编程法计算面积,误差来自点的输入,程序的编制,但程序正确,则精度高于方格法所求的面积。

通过多次测定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消除。

使用方格法求面积,简便易行,只要操作认真,精度可以得到保证,缺点是比较费工费时。

方格法量算面积为了保证量算精度,首先必须保证使用的方格纸或模片的方格大小合乎要求。另外,为提高量算精度,最好将方格纸或模片放置不同方向,进行两次量算。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此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而且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分工进行测量,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的困难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我在测量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没有感到辛苦,反而从中能自得其乐。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

测量学实习报告

1、实验目的: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掌握测量中的各个细节;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通过控制网的建立、熟悉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测量中的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要求:

要求自己要达到基本专业的测量水平,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罗盘仪的使用方法;要求自己要熟练掌握角度,距离,高差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立标尺时一定要规范,要使气泡居中、自己一定要通过实习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方法。

3、实习前期准备:

实习动员:王老师讲解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任务,以及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纪律等问题。

分组:全班分为6个组,我们组组员是,组长:邓昌松,副组长袁廷光,组员:黄松,黄松,黄梅,杨婵君,吴广,周闯,杨涛,陈永胜。

发仪器:全站仪1套(含脚架,目标杆,棱镜),水准仪2套(含脚架),罗盘仪1个,双面水准标尺2根,尺垫2个,花杆2根,记录板1个,毛笔,油漆,计算器(自备)。

0、5天做好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控制测量。

1天完成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碎部测量。

1天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1幅平差计算及地形图绘制。

2天对地形图进行编辑处理考核、整理资料、还仪器。

0、5天实习总结、考核、上交资料和实习报告等。

(一)外业工作。

20xx年11月30日老师实习动员,讲解后我们组领取到了仪器后,用下半天在贵州大学南校区信息楼前面及附近选择了a,b,c,d四点进行了四点的控制测量,先选点标记,再在各个控制点安置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了ab,bc,cd,da,各边的边长,假定了a点坐标为(1000、000,500、000,1100、000)各边的水平角,达到限差收拾仪器。回来后晚上进行评查计算,算各点的坐标和高程。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2日,由于我们组之前测量的数据有些小问题,所以又重新进行了四点的控制测量。计算后没有错误了。下午就开始了。碎步测量,先画草图,在草图上标出要测量的碎步点,再在a,b,c,d分别安置仪器按照草图上的各个点位一一进行碎步测量。小组分配,让每个组员都能得到锻炼,每个人都能去观察,立标杆等。两天内,我们组一共测量了249个碎步点,并一一记录在全站仪内存里。

20xx年12月三日还仪器。由于我们对导数据没掌握,加上当天我们有课没时间,所以数据由老师导出来。

(二)内业工作。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9日在林学楼五楼机房里绘图,绘图是根据之前碎步测量时画的.草图来绘制的。以上是实习的大概过程。

(一)踏勘选点。

我组在指定的测区进行踏勘,熟悉测区施测条件。根据测区实习步骤: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选点的密度,应能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一般要求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30~170m之间,相邻导线边长大致相等。控制点的位置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之处。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则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在信息楼前面及附近选择了a,b,c,d四点点位选定之后,用油漆和毛笔作出标记,并编号。

(二)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后,将控制点布设成闭会导线的形式。在控制点上进行观测,经过内业计算获得平面坐标。

1、水平角测量。

在每个控制点上用南方全站仪观测1测回,每测回的精度要求上下半测回互差小于40”。导线网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n为导线的测角数。

2、边长测量。

用南方全站仪测量,要求往、返测量,在平坦地区边长相对误差的限差为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一般为1/20xx。我们此次实习用的是1/3000的误差允许范围。

3、连测。

当测区内有已知点时,应尽可能与所设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测,这样可使图根控制网纳入统一的坐标系统。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个控制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4、平面坐标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平差,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计算方法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三)高程控制测量。

1、水准测量。

采用图根水准测量的方法(后-后-前-前)测定图根点的高程。

各站采用双面尺法或两次仪器高法进行观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高差。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为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允许高差闭合差为(mm),式中n为测站数。

2、高程计算。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按教师指导的方法在各图根控制点上设站测定碎部点,然后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并利用cass软件绘图。根据草图,在计算机上吧各个点连接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地形图体现出不同的地物,就必须严格按照绘图软件上的提示步骤,按上面的命令来执行各个步骤。

在这实习不到一个礼拜的测量学实习中,有些累但我还是很欣慰,因为我收获了许许多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首先,我真正了解到了测量学是一项细心且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我脑海中基本形成了一个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我们而言,就是要将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与实际工程的理性认识联系起来,把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区,并在这其中完成质的过渡。

通过这次的实习,才深深地了解到,实习不仅仅是实习,不仅仅是为了考核而实习。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们团结并很好的合作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

另外,这次测量实习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好的培养了我们个人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完,怎会有对错之分,在激烈的争论之后,我们团结一致,一起迎接新的工作!

同时,实习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熟练的使用测量工作中的常见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罗盘仪,钢尺等)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

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

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记得我们第一次的a,b,c,d四点的控制测量第一次出了错,我们第二天就是重测的。我们深知测量工作,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都是必须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应该注意的几点:

(1)安置仪器:一定要对中,整平,而且要精确对准控制点。

(2)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气泡一定要居中。

(3)观察时眼睛要垂直对准十字中丝。千万不要碰到脚架。观察记录时尽量不用嗓子,保护嗓子。

(4)仪器要时刻有人照看。遇到不好天气一定要打伞观测。

(5)组员要团结合作。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

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是一门很需要实践经验的课,在平时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缺乏对实际仪器的操作。短学期的实习,透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潜力,为以后工程实际测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站仪、水准仪、花杆、三脚架、水准尺、罗盘仪。

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导线测量:透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绘图。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带给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构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此次实习,由于有了全站仪,在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后,测角量边的工作不用在用经纬仪测量,实习当中,确定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当中,直接得到水平角与导线边长。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表格当中,进行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调整,以及坐标闭合差调整,最终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及边长。

(1)碎步点的选取。

对于地物,碎步点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碎部点测量观测时将全站仪架立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度。生成新的坐标系,将全站仪最准碎部点,测量得出碎部点坐标数据。

将得到的坐标数据记录到图纸上,由专门的画图人员负责将碎部点连线成图。

为期五天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透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包玉刚图书馆及周围地段,可是,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炎热的时节,教师给我们带给了方便,就是自我选取时间去做实习,所以我们起早贪黑,这样还算能够,不那么热。感激教师!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十分精确的工作,透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此刻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带给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所以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土木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透过这次实习,不仅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潜力,更有应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我很多测绘的潜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明白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

(1)要选取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我的测量水平。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必须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能够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能够提高测量的效率。透过测量实习的,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潜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务必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务必亲自实践,并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能够交换来做,还需要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就应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并且也多亏了教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教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也多亏了不一样组的帮忙,相互借鉴经验,使我们的实习顺利展开、结束。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我不会测,测不好,担心仅有五天的测量时间,自我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可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结果提前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所以,选点就十分重要,点必须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并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能够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务必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可是,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可是,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此刻也能自我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我想像中的那么难。

(4)最终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可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六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图书馆,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并且有的坐标也有必须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透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所以,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所以,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可是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期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时感激教师的精心安排与指导!

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学科,学习理论知识后,必须要求通过实验动手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虽然这门学科对我门专业的学生要求不是太高,但也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必须通过自己亲身操作,才能知道怎样用这些仪器。本次实验我们在第八组,我担任我们小组组长,成员有杨文越,潘建豪,陆元波,邓娟,郭林,范宏。十二月七号,和八号上午我们进行外业测量,第一天由我和杨文越负责观察测量仪器,范宏负责记录数据,和潘建豪负责验证数据,郭林负责画草图和记录草图,邓娟和陆元波负责立棱镜,第二天我们交换了工作让每一个同学都学会了每一个环节,十二月九号十号两天我们在实验室里画图。顺利完成了这次实习。

二.时间及地点。

实习时间:20xx年12月7日——12月12日。

实习地点:贵州大学南校区礼堂周围。

三.实习过成。

一.外业。

(1)踏勘选点。

7号我们对礼堂测区进行踏勘,了解是否有已知等级控制点,熟悉测区施测条件。根据。

测区范围和测图要求选了四个控制点。礼堂右面公路边为a控制点,足球场大门前为b控制点,花园中间为c控制点,礼堂前平地处d控制点。这些控制点覆盖到了整个测区,选好点后我们对这些点进行了编号并用油漆进行了标记。

2测量。

在对南区礼堂前踏勘,选点后,开始平面控制测量。首先我们用罗盘仪测了ab边的磁方位角为33度。之后用全站仪测了控制点,把abcd布置为闭合导线,测完后我们开始碎步测量,我们在测量时边测边计算,依次测完了礼堂周围的碎步点。由于我们这次实习用的是全站仪,一次性就能把水平角,竖角,距离,高程等。其中角度的允许误差为40秒,距离的限差为1/3000。

通过两天的测量我们得到了南区礼堂周围地貌的数据。

二.内业。

1画图前准备。

首先我们计算出各点的高程,算出控制点的.坐标。其次在在原图纸上绘制坐。

标方格网,纵横线间隔为10cm。我们测绘的地形图廓外是1.0cm。

2展绘地形地物。

先在图上画出了这四个控制点,在按一定的顺序把各碎步点在图上找出,画出地形图,展绘时按图式符号表示出了礼堂周围的居民地、独立地物、植被等。其中礼堂右面山的等高距为5米。

3检查。

画完图后,我们进行图面检查.查看图面上接边是否正确、连线是否矛盾、符号是否搞错、名称注记有无遗漏、等高线与高程点有无矛盾等。

4修饰。

按照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用铅笔对原图进行了整饰,我们整饰的顺序为:内图廓线、控制点、独立地物、主要地物、次要地物、高程注记、等高线、植被、名称记、外图廓线及图廓外注记等。图廓线外正上方的图副编号为贵州大学南校区礼堂地形图,正下方为测图比例尺;在图廓线外右下方为我们这组的制图名单。

经过这次测量学实习,我收获了很多,知道怎样去进行一次测量工作,完善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运用。比如说就全站仪而言,之前我们上课时尽管自己认真听了,但做实验后同样会忘记,对知识记不牢,但通过这次实习我把忘记的知识记了起来,而且能够正真适用。同时,我们小组的同学也懂得了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这次测量学实习很有收获,我也希望对这方面的实习课学校应该适当多放一点时间在上面。

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一个团队如果不能有默契地相互配合,就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无法按时完成工作。就我们这组而言,组员都很积极,但实习中途也有的组员没有按时来,让我们这组开始时没有其它组测得快,但之后我们进行了工作调整,很快就赶上了其它组。还有就是小组合作时,分工明确可以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同时也要分工合作,保证每个同学都学到东西。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几个同学的友谊更加深厚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知识上的问题,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只有当我们实在找不出解决方法时,我们才叫老师。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非知识问题,中途大家都累了,没动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完成任务,所以大家的心情很是烦躁,我就提议我们小组一起去聚餐。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虽然很短,而且离学校不是很远,但我还是感受到了野外工作的乐趣,尽管我们遇到了不少麻烦,但我们小组都认真完成了,我感到欣慰!

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xxx。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xx、xx。

观测与读数:xx。

记录与计算:xx、xx。

描点与绘图:xx、xx。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

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

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

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

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

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相关范文推荐
  • 11-27 大学生游戏专业实习年终自我鉴定(优质16篇)
    自我鉴定是大学生了解自我特点和发展潜力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个人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 11-27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书范文(19篇)
    计划书的编写应该基于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和目标需求,灵活调整和优化计划内容。想要编写一份完美的计划书吗?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品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 11-27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案有(汇总22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一年级的教学尤为重要。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设计的精品范例,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教学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春雨捉迷藏柳梢长高
  • 11-27 生日宴会主持词开场白范文(19篇)
    值此隆重的场合,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脱颖而出的主持人表演视频,一起来观摩和学习吧。尊敬的各位朋友、佳宾:大家
  • 11-27 师德师风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模板18篇)
    优秀的师德师风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一些教师师德师风培训的案例和经验分享,供大家思考参考。一个周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
  • 11-27 何为梦想初二(热门14篇)
    梦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给我们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以下是一些实现梦想的经验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成长。睡醒了,梦也就碎了。但有了“想”之后
  • 11-27 我的缺点与优点(通用23篇)
    优秀作文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意图。范文的阅读是一种学习和成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展信佳!至今还记
  • 11-27 分析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论文(优秀23篇)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通过学校的教育,我们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的成功案例和典型故事,希望能
  • 11-27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热门14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表现和成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写得特别出色的心得体会,从中汲取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
  • 11-27 企业主管工作总结(汇总15篇)
    做好月工作总结,不仅是为了向上级和同事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更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是一份对自己工作表现非常有洞察力的月工作总结,令人印象深刻。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