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精选6篇)

时间:2023-09-25 12:03:31 作者:GZ才子 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精选6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博士开题报告篇一

(1)课题来源,相关科研项目的基本情况

(2)选题的理论

(3)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进展分析

(4)中内外研究成果

(5)研究内容、重点和特点

(1)技术方案

(2)实施方案条件

(3)主要问题和技术重点

(4)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创新成果

(5)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

(6)研究进度以及经费预算

以上举例了一些开题报告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要求,因地域、大学的不同开题报告略有调整。例如博士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有的大学是不需要,或者有单独列出,作为开题报告以及文献综述2部分提交。

简单来说:1 题目确定(由指导老师给出的方向去定题,清楚选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要得到怎样的答案,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如指导没有提出题目,需要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以及擅长的领域去选题),2 文献资料检索(得有足够的文献支持选题),3 列出大概框架 4 着手开始写作(博士开题报告5000-15000字)。

具体来说:根据题目先查一些资料,看看别人在研究哪些内容,博士需要创新,得看别人的工作量体现在哪,尤其是设计类的要总结设计的步骤和主要工作量。其次是总结相关资料,形成综述类的文字,清楚开题的字数要求。最后是搞清楚自己要做的方向从哪些角度入手,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什么,做设计时的技术路线是什么。特别要注意的是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总之开题报告就是指导课题研究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

其中最难的部分:

博士是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预期贡献、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创新成果(框架如何确定,写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以及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博士开题报告写作中,字数的确定也是重要部分,需要每部分字数分配合理性,不要头重脚轻。一般博士开题报告字数要求是5000-15000字,其中综述部分是要点在于精。

中英文文献可以去哪儿找?参考文献数量需要达到80-200个,所以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得有足够数量的文献支持,当然这些文献还需要包含国外文献,不单纯需要国内文献。那参考文献需要到哪儿找呢,一般可以从大学图书馆以及知网论文库,维普论文库,万方论文库进行检索,可以参阅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核心论文。国外资料可以从谷歌上浏览,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国外大学的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

文献索引编排1按拼音字母排列2按姓氏笔画排列。批注:页下注、尾注和文中注,尤其文中注,对于具有相同观点的文章同一个人的要写在一起。

博士必须原创的。原创率要求85%-95%内,具体看大学要求。

1 课题来源讲述 2开题报告内容的研究价值阐述 3参阅了哪些资料 4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博士开题报告答辩时间一年。因地域、大学的不同开题报告答辩时间略有调整。最后,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具体参考每个大学给的格式要求。

博士开题报告篇二

1国内外研究动态

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慢慢热起来,bajrr0s&cabral(1994)、collie(xx)、cowan(1989)、head&ries、faj叮el&shapiro(1990)、hom&levinsohn(xx)、riehardson()、saggi&肠ldiz(xx)、丫idiz(xx)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问题以及跨国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等领域。unctad的《xx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冼国明译,xx)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很多。刘文通(1997)、陈朝阳()周小知(1999)、殷醒民(1999,xx)、王一(xx)、蒋泽中(xx)、张秋生(xx)、吕薇(加02)、李光荣(xx)、魏江(xx)、王长征(xx)、魏成龙(xx)等学者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并购报告》(xx)、《中国并购报告》(xx)以及《中国并购报告》(xx)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建三(1999)对跨国并购、刘恒(xx)对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问题、韩世坤(xx)对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并并购购浪潮等直接与跨国并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资料汇集与系统研究对理解并购(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成果就更加多了,如陈彪如(1987)、冼国明(i994)、陈飞翔(1995)、潘英丽(1997)、谢康(1997)、蒋殿春(1998)、张纪康(1999)、唐勇(1999)、金芳(1999)、金润圭(1999)、杨建龙(xx)、鲁明汉(20()0)、毛蕴诗(xx)、杨大楷(xx)、李洪江(xx)、程新章(xx)、陈左(xx)、唐海燕(xx)、吴先明(xx)、王志乐(xx)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

对并购问题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都很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专题研究却不多,但随着我国政策的松动,江娟、桑百力l、冼国明、陈佳贵、王巍、刘志云、蔡红、潘爱玲、程新章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以及我国政府的对策这两个方面。但这些研究角度各异,目前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还没有。

2选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

(一)我国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松,xx年11月,外经贸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决定》。

xx年2月,国务院公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3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xx年6月,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

xx年10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xx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xx年4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正式实施。

在此期间,另外还不断有各种配套的规章或文件出笼。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些涉及具体产业外资并购问题的法规,如xx年11月民航总局等部门制定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等。

透过越来越密集的时间间隔,大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外资并购由排斥转为认可、进而转为积极推动的演变轨迹。这也直观地反映出,经过全球化大潮洗礼后的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冷静和成熟。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新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2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重要性

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尽管己比较齐全,却仍突出存在着两大弱点:一是“层级低”,绝大多数法规属于行政性规章,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二是“散乱”,各种法规之间互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离建立一整套权威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跨国并购法律体系一般应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公司法、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部法律。而我国目前只有公司法以及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部分行业法律有零散的相关规定,而这些法律又都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如公司法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银行法等只适用于特定行业),难以形成体系效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跨国并购在促进国内市场有效竞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如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成产业垄断,是各国政府最为重视的问题。

我国在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垄断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在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的种种限制都已经取消,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些必然会影响外资在华并购活动的展开。

正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会带来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

主要内容(提要)

1、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2、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3、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

4、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

5、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

6、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垒。

7、研究跨国并购法律体系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制度建设问题。

本文的创新

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竞争力、国际收支等宏观层面以及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外溢、技术转让和提升、资产价格形成、公司治理等微观层面的效应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这些细致的剖析对于全面理解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后果有着重要价值,同时这些剖析也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基础。

2、对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面临的主要壁垒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需要尽快进一步完善我国外长在华并购的法律监管体系,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体系。

四、主要参考文献(论文:作者&8226;题目&8226;刊名&8226;卷(期)&8226;页码;著作:作者&8226;书名&8226;出版社&8226;年份)

2、程惠芳:《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版

3、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4、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l989年版

5、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吕蔽:《产业重组与竞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xx年版

9、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版

10、《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版

11、蔡红:《入世与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中反垄断规则》【j〕,《法学》xx年第3期,

12、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茅于轼(编):《中国经济学xx》【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年版

博士开题报告篇三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应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按上述间隔要求顺延。

四、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三至五名教授、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专家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考察博士生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博士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填写《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结果按合格和不合格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书面说明、导师批准后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书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经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签字,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批后,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将《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审核表》和《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存档,申请学位时交到研究生院备案。

博士开题报告篇四

博士后开题流程和博士论文开题流程、要求一样,照着博士那套东西来就行,大致需要博士后准备开题报告,然后组织几个专家开个会,专家一般要求有高级职称的人,会上博士后讲述自己的开题报告,专家对其进行评述,然后记录下结果,一般应该填个评审表之类,记录各个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博士后的开题报告和评审表应该作为资料保留。

博士开题报告篇五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1、论文的研究意义

关于汉代职官制度的研究很多,但大都局限于传世文献记载内容的研究,而对于出土文献中所见的职官制度只有零星的研究,系统、综合性的研究完全没有。二十世纪以来,各地有不少出土文献,其中所见职官制度的材料不少。

该项研究成果一旦完成,必将填补学术史的一项空白,对日后秦汉史,特别是政治制度史研究将有很大帮助。其不仅可以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还可以更好地还原汉代职官制度的原貌,填补汉代职官制度研究中诸多的空白,以及解决诸多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疑惑。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秦汉职官制度的研究已经十分详细和深入,历代研究者和成果众多。现仅简述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著。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对秦汉职官名称、执掌、秩等、傣禄、演变等均有记载。范晔《后汉书·百官志》、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太平御览》、徐天麟《西汉会要》等书对秦汉官制都有论及。

待至清,学者们对秦汉官制更进一步作了系统的研究,如赵翼《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顾炎武《日知录》等书。清代学者孙星衍等人还做了大量辑佚、补正的工作,如辑录卫宏的《汉旧仪》、应劭的《汉官仪》、王隆的《汉官解诂》、蔡质的《汉官典职仪式选用》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政治制度研究曾掀起高潮,出现多篇论及秦汉官制的专著、论文。如张振泽的《秦丞相考》(《西北大学学报》,1944年21期),1947年上海开明书局出版的吕思勉《秦汉史》,195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直《汉书新证》,中国台湾周道济的《秦汉政治制度研究》,严耕望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增渊龙夫的《中国古代国家的结构——以郡县制和官僚制社会基础的考察为中心》、松本喜海《论秦汉时代亭的变迁》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秦汉史的热潮,并持续升温。安作璋、熊铁基的《秦汉官制史稿》一书最具代表性,至今尚无人超越,乃后人研究秦汉官制的必读书。论文方面,中央职官的研究主要有高兵《三公九卿制新论》(齐鲁学刊1997.5),卜宪群《秦汉三公制度渊源论》(安徽史学1999.4),卜宪群《秦汉九卿源流及其性质问题》(南都学坛2017.61),甄鹏《论秦汉时期的宰相》(理论月刊2017.3),安作璋、熊铁基《秦汉的丞相制度》(山东师大学报1982.5),王勇华《秦汉御史大夫的职能》(首都师范大学学1995.1),罗义俊《秦汉的御史官制》(江汉论坛1986.12),苏俊良《试论秦汉御史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1.2),陈治国、韩凤《秦汉国尉太尉考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沈振辉《少府官制考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5〕,于春雷《秦汉内史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7),安梅梅《秦汉的典属国与大鸿肪》(青海师专学报2017.5),等等。 地方职官研究方面有高敏的《秦汉时期的亭》,全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东岳论丛1999.4),苏卫国《秦汉乡亭制度初探》(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7.6),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7.4),秦进才的《秦汉士伍异同考》,邹水杰《秦汉县丞尉设置考》(南都学坛2017.3),等等。

随着实物资料的大量出土,更多文献所遗的职官被相继发现。当下,学术界虽然对此有一定的研究,但仍然有待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

3、主要参考文献

(1)著作类

关于出土文献资料有:《洛阳名碑集释》、《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册)、《散见简牍合辑》、《银雀山汉简释文》、《汉简缀述》、《敦煌汉简释文》、《秦汉金文汇编》、《疏勒河域出土汉简》、《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墓竹简》、《张家山汉简》、《甘肃金塔汉简》、《马王堆汉简》、《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遣册考释》、《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汉代碑帖释文》、《铜雀山汉简》、《中国简牍集成》、《封泥集成》、《封泥考略》、《汉印文字征》,等等。关于传世文献有:“前四史”、《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等。

(2)论文类

《汉代铭刻所见职官小记》、《汉简所见汉代官吏的任职制度论考》、《汉阳陵新出土印章封泥考述》、《里耶秦简和孔家坡汉简中的职官省称》、《论秦汉简牍中的——稗官》、《南阳博物馆藏铜官印考释》、《山西石楼发现的三方官印》,等等。以上仅是记代表性的论文。

博士开题报告篇六

及论文工作计划

课题名称

博士生

学号

院(系、所)

专业

指导教师

选题时间

注:评审专家按百分制在六项指标每一栏的最后一列内打分。

注:此评分表作为博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必备的材料之一

第二篇:全日制学术型硕博士开题报告格式300字

攻读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处制表

注:本表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