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条形统计图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15篇)

时间:2023-12-05 08:03:38 作者:QJ墨客

大班教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并且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您可以参考一下这些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了解一下其他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学习条形统计图》

活动目标:

1.能简单分析并描述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

2.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统计表,展示板,视频仪,彩色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

(视频出示随意摆放的.水果图片:草莓、梨、西瓜、菠萝等。)。

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个吗?

幼:不能。

师:你们的操作盒里也有这些图片,请给它们排排队。

(幼儿在表格上排列水果,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排法展示在视频仪上,并组织幼儿讨论。)。

师: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个格子摆一个水果就能帮助我们比出多和少。

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幼:按从少到多排或从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绍统计图。

师:你们在摆图片时有没有碰到困难?

幼:西瓜图片太大,一个格子放不下,看上去好像西瓜最多,其实草莓最多。

师:谁有好办法?

幼:可以用画圆圈来表示西瓜,有几个西瓜就在几个格子里画圆圈。

幼:可以用短线表示,比如有几个梨就在几个格子里画上短线。

幼:也可涂颜色来表示,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

(教师展示幼儿的方法。)。

师:这三张图片哪一张看起来最清楚?

幼:涂颜色的看起来最清楚。

师:为什么?

幼:用涂颜色的办法记录这四种水果的多少,纸上就会出现四种颜色的柱子。我们只要比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幼:在图上标上数字。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底下的图片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水果。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水果有几个,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3.看图提问题。

师:请你说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统计图告诉xx莓最多,西瓜最少。

幼:统计图还告诉我菠萝有6个,比草莓少2个。

二、应用知识。

1.创设情景。

师:明天我们要举行“水果冷餐会”,我想知道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我们用刚才的统计方法来调查一下吧。

2.抽样调查。

师:如果一个个问小朋友比较费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先调查一半小朋友。现在,请第一排小朋友在4种水果中挑一种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图片)贴在展示板上,每人只能贴一张,再请一个小朋友整理水果图片,一个小朋友用即时贴在表格内表示色柱,制作统计图。

3.分析应用。

活动结束:

互相探讨。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活动目标:

1、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重点: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幼儿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记录表、数字卡、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幼儿随音乐《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2、在进入教室时,每位幼儿从树上摘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让幼儿给水果分类,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课件,幼儿学习分类统计。

1、出示课件,水果统计表。

2、教师讲解统计概念。

3、学习条形统计,通过图表感知数量多少。

三、游戏《猜拳》。

游戏规则: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师出示统计表,找一名幼儿进行统计,其余幼儿猜拳游戏。

四、幼儿操作帮助小熊在超市物品进行分类并统计。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体验同伴互助的快乐。

2.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学会用统计的方法认识事物(事件)。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

活动难点:

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感受统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分类整理到表格统计的过程。

活动准备:

动物面具四个、水果图片四个、统计表、方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统计。

1.教师:昨天,老师收到了森林国王的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化妆舞会,你们想不想去呀?不过我想看看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请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方法,推出一种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引出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图)。

3.小结:原来这个统计图可以又快有准确的看出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

3.小朋友们喜欢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师不知道每种面具要做准备多少个,怎么办呀?

4.请幼儿在喜欢的面具下面贴方片,再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每种面具各有多少个了。

三、操作练习,巩固游戏。

1.教师:舞会上还得准备点水果,那我们带上一些吧!老师准备了四种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统计需要各种水果的数量(教师出示四种水果:苹果、桔子、梨和西瓜)。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水果,找出小组最喜欢的水果。

3.整理并完成统计表,找出大家最喜欢的水果。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舞会的准备中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板书课题),填写的表格就叫统计表,我们通过统计知道了小朋友喜欢什么面具,喜欢吃什么水果,统计的`用处可真大呀。

《小小统计员》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小小统计员(柱式统计图)。

活动目标。

1、敢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初步了解制作柱式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柱式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学习制作柱式统计图。

活动准备。

集体准备:柱式统计图3张、玩具若干。

自行准备:幼儿用书、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由探索,尝试统计。

1、出示空白统计表,鼓励幼儿想办法来统计玩具的数量。

――师:这是一张统计图,可以帮助我们来统计玩具的数量。你们能想想用什么办法来表示玩具的数量呢?不能用数字宝宝哦,因为它们都回家休息了。

2、教师逐一用幼儿想的办法来统计数量。

3、交流统计结果。

――师:你们觉得这些统计方法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它能不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

三)观察讨论,认识柱式统计图。

1、引导幼儿感知柱式统计图的统计方法。

――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就是涂格子来统计数量。请你们来看一看。

2、比较几种统计方法,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师:涂格子的方法来统计数量好不好?为什么好?

3、教师小结:这种记录表叫做柱式统计图,用它来统计数量不仅速度快,而且大家容易看清,并能一下子比出多少,十分方便。

四)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柱式统计图。

1、请幼儿翻到《我的数学》第8、9页并完成。

大班数学活动《条形统计图》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难点: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准备:

水果图片,统计图,展示板,多媒体课件,彩色即时贴。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四种水果,看看是那四种水果?

(视频出示水果图片:草莓、梨、西瓜、菠萝等)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个吗?

师:每组的操作盒里也有这些图片,请给它们排排队,数一数,比一比。

(从下往上排队,水果标识在下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讨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贴到黑板上。

师: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个格子摆一个水果就能帮助我们比出多和少。

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幼:按从少到多排或从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绍统计图。

师:你们在摆图片时有没有碰到困难?

幼:西瓜图片太大,一个格子放不下。

师:谁有好办法?

幼:也可涂颜色来表示。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涂颜色的方法。)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

师::涂颜色的看起来非常清楚。这时就会出现四个柱子。我们只要比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统计图展示板)想一想,图中的四个柱子、数字、水果标识都告诉我们什么?。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底下的图片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水果。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水果有几个,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3.看图提问题。

师:请你说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统计图告诉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统计图还告诉我苹果有5个,比草莓少1个。

2.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师:请每组出一名小朋友,拿着统计图说一说。

3.分析应用。

师:根据这些统计图,我们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多买一点,哪些水果该少买一点?为什么?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单的要求。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记录单做什么事情呢?

师:怎么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女生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女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女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总结: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记录纸4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4套、记号笔8支。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流程1.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小结:你们用了数字、图画、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

3.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课本上的情境地是统计课本,但集体在统计的情况生活中几乎是没有的。第一次上这节课时,正巧学校马上要召开运动会,我想不如创设运动会买t恤衫的情境。学生下了课问我:吴老师,为什么开运动会就要买t恤衫呢?的确,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运动会,对运动会一无所知,这个情境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于是第二次上这节课时,我又创设了一个情境:夏天到了,今年暑假,学校要组织小朋友们参加夏令营活动,想给小朋友们每人买一件漂亮的t恤衫,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的t恤衫?因为学生通过电视等渠道,对夏令营有所感知,他们都乐于参加夏令营,可以玩,还可以学到知识,所以学生表现出的热情相当高。可见,创设的情境越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越有吸引力。

二、方法不同,经历过程不同。

第一次上课,我想让学生全员参与到统计过程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调查的过程。所以一开始,我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想办法统计全班喜欢四种颜色t恤衫的情况。学生想了好多办法,然后,我让学生每人设计出一张表格,离开坐位进行调查。这种,课堂上学生自由调查:请问你喜欢哪种颜色的t恤衫?课堂气氛挺好,很活跃,我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课下思考:学生虽然每人都经历了统计的过程,但是他们50多人都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调查;一个一个地问。由于统计对象、范围不同,因而难免遗漏、重复,根本无法得到统一的结果,统计结果也难以说明问题。而学生想到的很多方法难以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无法体验成功,也不得取得统一的意见。能不能让学生既经历统计的过程,又新生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呢?于是,我把离开坐位调查这一环节改为:把全班同学分为6个小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小组内确定调查方法,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经过分组调查,学生投入到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中,结果确实令我吃惊。

他们第一小组的方法各有不同,充分地体现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在中心发言人的组织下,记录员如实地记录了统计结果,课堂活而不乱,每一个成员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各抒已见。这一方法,使我体会到:合理分工、方法得当,是组织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

三、实践方式不同,锻炼能力不同。

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调查的方法,我又创高了一个孔校长想知道全校2070名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t恤衫多的情境。

学生们的想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但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在一种具体情境地下去做一次统计呢?上这节课时,正好市骨干教师到我们学校听课,台下有几十名老师,正好给了学生一次实践统计的机会。接着我指出:以后我们在调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这样,学生既经历了统计的过程,又体验了统计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小组统计和对听课教师进行统计实践及帮孔校长想统计办法,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获得了不同的学习体验。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收获是不同的。教师经过两次统计教学,收获也是不同的。由此我想到,教师应变“孝中学”,为“学中教”,真正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的同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数学《统计》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1、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

2、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

3、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

4、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

一、问题讨论,集体探索。

2、展示幼儿有关旅游去的绘画作品以及交来的表格。告诉幼儿凡是旅游去的孩子都交来了一张表格,请幼儿用自己的办法统计。

(1)逢双数。

(2)5个5个数。

(3)逢单数。

(4)6个6个数。

(5)一个一个数。

3、我们班共有35个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个,那么没有出门的有几个呢?

(1)减一减。

(2)数用来表示没去的人的花片等。

(1)教师出示空白统计表格。告诉幼儿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点,用标记表示,大格子里用画勾的方式统计去过的人数。

(2)按着顺序统计,从第一张第一个景点开始统计,再一张一张往下。

(3)统计人数时,也要挨着顺序往下找,有1个人打一个勾。

(4)不重复景点,也不重复人数。

二、提出问题,小组积累资料。

2、分成弟弟组,妹妹组,分别把自己旅游去的景点和弟弟妹妹的标记做出来,分别帖到两块黑板上去。

三、个别探索,集体交流,了解统计小方法。

1、弟弟拿着表格,统计妹妹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妹妹拿着表格,统计弟弟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3、两个两个交流检查,看统计结果是否一样。

4、小组绘制成一张大统计表。

5、交流弟弟组和妹妹组的统计结果。若发现不同答案,则及时寻找原因:景点重复记或去过的人重复统计等。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活动由来:(设计思路)。

近阶段,“上小学”成了我们大班孩子共同的热点话题,经常会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有关上小学的内容,我意识到:上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围绕上小学展开深入与全面的探究,使幼儿在期待上小学的情况下主动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生活经验?从这点出发,我开展了《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大家以后所要上的小学并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还准备搬家,因此逐渐萌发出要制作“毕业纪念册”来记住伙伴、方便同伴的联系的愿望。而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本次活动就是源于为制作毕业纪念册而引发的。

本次活动让幼儿统计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在上次活动中孩子们已收集了每个幼儿的基本情况并做记录,但有些孩子很快便发现这些原始资料多而杂不便记忆和记录,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通过统计解决这一问题。在统计的过程中幼儿运用图画、文字、数字等符号进行记录,通过孩子们间的协商、分工、合作完成统计。由于原始资料较多加之我班幼儿对统计接触不多,故此活动将是对孩子合作能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

在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可能有争论、有矛盾,更有不足的地方,但站在孩子的发展角度,我更多的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孩子们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提高,这才是我密切关注的问题。

目的要求:

1、通过统计伙伴的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

2、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材料准备:

1、笔、难度不同的三种统计表等各若干。

2、黑板、幼儿生日、楼层、家庭成员等情况的分类记录表各一份。

3、知识准备:初步了解自己和伙伴的生日等情况,并进行初级分类记录。

指导过程:

一、出示分类记录表,激发幼儿讨论。

1、提出问题:

“上一次小朋友一起想办法完成了这三张记录表,从记录表上可以知道小伙伴的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

“有些小朋友又发现了新问题?”“他们想知道每个月一共有多少人过生日?可以用什么办法?”

2、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说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何统计?”(引发幼儿思考:楼层、人口也能这样统计吗?)。

二、幼儿自主选择图表完成统计。

(一)、出示材料,鼓励幼儿自主选择。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种表格”

(二)、幼儿自主结伴统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合理的使用或设计统计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三、分组验证。

(一)提出要求:

1、在小组中可先自由验证,再推选出两位代表完成小组统计表供伙伴共同验证。

2、知道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方法。

(二)幼儿分组验证。

活动延伸:

展示分类记录表与小组统计表让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发现新问题。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比较注重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统计活动,例如:“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游戏”等素材,但对统计教学的目标定位理解却存在一定的偏差。

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注重统计内容的真实性。

统计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定量刻画和把握,其结果通常都是真实可*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都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统计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切实感受数据的客观性和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公正性。

注重在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融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让每位学生经历统计的每一个环节。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难点: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水果图片,统计图,展示板,多媒体课件,彩色即时贴。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四种水果,看看是那四种水果?

(视频出示水果图片:草莓、梨、西瓜、菠萝等)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个吗?

师:每组的操作盒里也有这些图片,请给它们排排队,数一数,比一比。

(从下往上排队,水果标识在下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讨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贴到黑板上。

师: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个格子摆一个水果就能帮助我们比出多和少。

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幼:按从少到多排或从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绍统计图。

师:你们在摆图片时有没有碰到困难?

幼:西瓜图片太大,一个格子放不下。

师:谁有好办法?

幼:也可涂颜色来表示。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涂颜色的方法。)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

师::涂颜色的看起来非常清楚。这时就会出现四个柱子。我们只要比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统计图展示板)想一想,图中的四个柱子、数字、水果标识都告诉我们什么?。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底下的图片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水果。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水果有几个,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3.看图提问题。

师:请你说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统计图告诉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统计图还告诉我苹果有5个,比草莓少1个。

2.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师:请每组出一名小朋友,拿着统计图说一说。

3.分析应用。

师:根据这些统计图,我们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多买一点,哪些水果该少买一点?为什么?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1.记录纸8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8套、记号笔8支。

2.8个橱子内摆放各种物品:文具、点心、水果、蔬菜、玩具、日用品、饰品、乐器。

3.课件、电脑、电视机。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图画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

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统计的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表格、画点点的办法,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二、尝试用条形图涂色的办法进行第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条形统计图和记录方法。

师:这也是一个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下代表统计什么东西,纵坐标上的刻度代表统计的数量。如果统计出来苹果有2个,那么就画两个格子。

2、师幼共同完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3、再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师: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小结:用条形图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三、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见到统计图。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统计》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统计的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表格、画点点的办法,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二、尝试用条形图涂色的办法进行第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条形统计图和记录方法。

师:这也是一个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下代表统计什么东西,纵坐标上的刻度代表统计的数量。如果统计出来苹果有2个,那么就画两个格子。

2、师幼共同完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3、再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师: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小结:用条形图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三、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见到统计图。

相关范文推荐
  • 12-05 心中的家园小学生(汇总19篇)
    优秀作文具有良好的结构和合理的组织,它能够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段落,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家园,我
  • 12-05 导购员培训后的总结(模板16篇)
    培训工作总结的目的在于总结培训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提升培训效果。这些培训工作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培训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服装导购员的能力提升直接关
  • 12-05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优秀13篇)
    通过写优秀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备受认可和赞赏的优秀作文,相信它们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热情。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
  • 12-05 幼儿六一儿童节的教案大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学习一下其他教师制定的优秀教学工作计划,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启发。
  • 12-05 参加孩子家长会心得(模板24篇)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利于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以下是一些家长会的反馈和评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家长们对家长会的看法和期望。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沟
  • 12-05 好VS坏第五课读后感(热门21篇)
    阅读一本好书并写读后感,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灵感。一、活动目标:1、
  • 12-05 高中副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专业20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要注重总结经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教训。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一
  • 12-05 伯牙绝弦初中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教学计划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选择,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和获得知识。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教材分析:难点是体会伯
  • 12-05 记事我学会了洗红领巾(优秀16篇)
    优秀的作文常常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我们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开篇段落来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今天,我发现红领巾又黑又脏,心想:快开
  • 12-05 暑假支教活动实践报告(热门24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记录的一种书面材料,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如果你正准备写一份实践报告,不妨先看看以下的一些实践报告案例,或许能给你一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