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丽的规则有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6篇)

时间:2023-10-07 12:42:08 作者:灵魂曲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篇一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来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美的历程读后感: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

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

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

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

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

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

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

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

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

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

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在说到此书的时候,主持人、另一位嘉宾不管说到书里的哪段内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惊叹,从此处可看出此书对此人的影响有多大。

此书名为《美的历程》讲的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从远古至清末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分析。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算是帮我扫了关于美学的盲了,好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一个花园,历史中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这个花园里面的一朵花、一树木。

作者就像守园人,当我们打开书籍,走进花园之时,这个守园人,会为我们做一个认真的向导,一一给我们介绍花园里的'花鸟虫兽,如数家珍。

只是里面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而且我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没有细细品味里面的美丽,但是当我走过这个花园之后,身旁却依然留着我从花园里面带出来的一点点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

接下来我就采出几朵以诸君一起分享。

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2、 关于美,作者这样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3、 关于历史,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进。

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

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

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5、 关于汉字,如同 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6、 关于汉代艺术,也正是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容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阔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篇二

初读《美的历程》还是我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政治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一本书,当时的体会是这本书写的很有意思,并不像我以前读过的枯燥的美学书。而且让我汲取了一些中国艺术的历史知识,当我再去博物馆时也不会对那些历史积淀物一无所知了,也会被他们的伟大而感染。

这本书里面将中国美的艺术历史和中国的社会结合联系起来,并且举了很多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语言优美流畅,蕴含着生动激烈的情感。读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家读余秋雨《山居笔记》的情景。作者不仅被那些个时代产生的艺术品所惊叹,还有再那个时代生活着的人们。被历史积淀下来的美。它也一直激励感染着我们,在当今社会生活着的我们。也许从某一件艺术品中,你就可以瞥见整个文明古国的历程和心灵。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却鲜有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也许是中国的艺术品和政治社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十月份的时候,有幸去了一趟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我看到美术书历史书上的真迹的时候,心灵产生的震撼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那些数不清的古董、艺术品,展示的也是时代精神的火花,在凝练,积淀。它们传留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让人们一唱三叹,惊叹不已。

《美的历程》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美的艺术品和创造它们的作者们。但是一本书读完之后,最能给我震撼,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原始社会先人们创造的那些古朴、美丽的纹饰。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其中又相对和平和激烈战争的不同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从一些彩陶纹样就可以看出。那些鱼纹、蛙纹、水波纹饰都和生活生殖息息相关。这些陶器上的纹样都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的过程。书上说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这些旋转、重复的美丽的彩陶纹饰也给青铜时代狞厉的美奠定了基础。当时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那些青铜饕餮,所有人看到都被它们的繁文复杂以及当时技艺的精湛所折服,器型之大,装饰之华丽。不能不让我赞叹古人的智慧。

之后又读了历代的关于美的代表作品,有些我还是读不懂的。还要我以后慢慢体会。而且我也发现中国的艺术文化成就和政治社会是不平衡的。在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反而可以出现文艺的高峰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艺术家们。如此久远、早已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然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但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新作。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正是这样,艺术才能变成多彩的巨川。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篇三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恢弘博大的气势。似乎并不是优美语言的一时倾倒,也不是特立思想的盲目吸引,而是其恢弘气势的首先折服。《美的历程》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从史前文化一路辗转明清近代,从图腾歌舞、青铜陶器一路延展经史辞章、诗词书画,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以诸如“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之、铺陈之、思辨之,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也正是这些,赋予了薄薄一册《美的历程》以恢弘博大的气势,他让你在可能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已经欲罢不能,便只好开始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庭院深深深几许”——敏锐深邃的思想。固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理论的空中楼阁、概念的空壳游戏,恰也可以在此发生,因此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如“楚汉浪漫主义”,即是对楚地区、汉时代(楚汉文化)文学艺术特质的敏锐把握、独到概括,唐朝如是,宋元如是,明清亦如是。它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你提取出着者理解之下的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的“庭院深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珠玉圆润的语言。如果说气势激发人的思考愿望,思想引起人的精神共鸣,那么语言则常常调动人的感官行动。读《美的历程》,大约你是禁不住要读,要写,要背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要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他的语言魅力。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铺排列锦、博引旁征……如珠玉般圆润,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也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不感掉书袋似的酸腐不堪,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读后感受及真切推介,至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论研究、学术感受在此无法一一言明,也各家各派对此已有相当的成果,我并不想重复、摘抄,重做“她人嫁衣”。

《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本身已成为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然而,其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首先在理论上建设一种饱含美学精神、性格的新道德——“审美性道德”:如何重新发掘已为本书所发现和尚在传统中所深藏的美学精神、心理结构,创造性转化西方、印度文明的正面、积极因素,并其中最主要是道德吸收、转化,与当下时代“轻浅浮躁”的现实精神相照顾、相调节,注入到“审美性道德”的建构事业中去,以期能够对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以解毒、救赎,建立起闪耀着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历史理性价值的“情本体”,赋予“时代个体和人类整体”的道德以活泼有力、“初晴”般的美学性格。这是《美的历程》也即“李氏美学”其后的待完成的意义,也是我以及后来的我们或许能够去做的事情。

寥寥几句,远不足观。后时努力,诚堪期待。

得鱼忘签,得免忘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我们现在已经过了河,李泽厚老师可以下课。我们会记住他这座桥的。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篇四

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后让我感触颇多,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就在我的身边就在我的身上发生着,原来一直认为复杂的教育的其实可以用我们最简单方式来教孩子。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

让我有深刻体会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它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人们从古至今都在说着相传出自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文》中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看书多了,就会有很多的知识。确实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在书中开拓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阅读确实是孩子相伴一生的好伙伴,从小我就告诉孩子阅读对他很重要,你要与人沟通就要从你的语言开始,告诉他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怎样才能准确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需要靠我们准确的把握字词的意思,准确从哪里来,就从书中来。简简单单的笔画构成了千千万万神奇的汉字,赋予了这神奇的语言与众不同的魅力。我总是耐心的解答孩子读书时新发现的字词的意思及典故,孩子的作文每次进步我都会欣喜的告诉他,那是阅读带给他的进步。让他意识阅读能带给他更多的快乐。

第二:"如何与人相处"也是父母能够教给孩子的重要一课,孩子从记事起就会慢慢接触不同的人,那时我就告诉孩子,尊重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我的小孩也会遇到跟小朋友发生纠纷、打架的情况,书中说的'教育方法实际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也从来不会让事件扩大化,()不会大惊小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社会观念,会为了一个玩具去抢夺和打别人,我们要一点一点教给他如何跟别人相处。记得二年级时重背的,那么告诉他你随时等他过来再背。"孩子照着我说的办法去做了,第二天放学回家后孩子高兴得告诉我:"妈妈到我这来背书的同学都很开心,"我告诉他这就是尊重,尊重包容每一个人,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看到每个身上的闪光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告诉我和他交往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第三:"良好的表率"是说在对儿童的整个学习管理当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道德示范作用,这个非常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举动反映的是当父母行为举止。当我的孩子一年级时,有一次我牵着儿子的手过马路,看着对面马路上无车通过时,就想牵着儿子闯红灯了,正准备迈步时有双小手紧紧地拉住了我的手,我一低头就看见儿子抬起他稚嫩的小脸,清澈的眼睛里是满满的不赞同,对我说:"妈妈,老师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闯红灯。"霎那间,我觉得自己在儿子的眼光下变得矮小了,从那以后我意识到,我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了孩子的眼里,他就是你的镜子,因此我以后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

孩子不能选择父母是什么样,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父母。让改变从我们开始。就让我们做孩子美丽、精彩的起步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篇五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着我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汉代的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贝尔认为视觉艺术的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中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带领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美的历程",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读美丽的规则有感篇六

谷老师赠《美的教育》一书,读,时有感叹,遂记:谷老师一直注重语言的历练,此书是其语言的魅力的充分体现,多叙述少议论,叙得简练潇洒,时见幽默,描绘虽少,然而形象动感,犹见人事在前,回味无穷,如《交锋》、《赌博》、《说钱》《有些指挥之所以成为指挥》等,大多几十字一篇,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心领神会,再如读《大而无当,真好》,读毕先让我发愣,转而再想,竟不免喷饭,佩服谷老师的幽默。再如《六十老太,上书摘花》、《杯杯先敬有权人》、《山讲》题目就很好笑。

议则点到为止,然掷地有声,如《她是好人》篇中,表达对某些教师爱宣扬自己舍家为校的行为所持的态度:从受益者的角度来评判付出者的行为价值,往往自私,因而很不道德,所以,我们自然感谢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了自身幸福的伟大英雄,但是,我们决不能自私到要求人人都应该抛弃家庭割舍亲情让天地众神歆享英雄的牺牲。在他纯熟的思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时关注生活的人,懂得反省的人。

语言的历练非一日之事,能形成其风格,靠的是平日有心为之,你看,谷老师对语言是很敏感的,当他看到一处工地的一横幅标语:我们在此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竟在那里琢磨是不是写得繁琐了,结果,恍悟那十二个字竟能形成平仄的对仗。看到“雅座请上楼”,他会通过文言知识分析此语表达不妥的缘由。

除了那些精辟入理的短文,他还能写如《香格里拉》这么优美的写景散文,亦能做出富有意境且格律工整的古诗。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谷老师授课语言,语不多,但句句有味,总让人豁然开朗,所以无论书面语和口语,谷老师都修炼到老辣的地步了,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要追求的目标。

在《卓越的表达自然的流露》一文中,有一段对教师教学艺术的谈论,说,只有“本质”的“修养”,才能到达“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境界,任何刻意的精致与华美,往往只能暴露底气的匮乏。此言用在语言艺术上,同样适用,言为心声,自然、纯粹、精炼的语言风格,来自于谷老师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来自于本真的个性。

要做一个警醒者,首先要做一个广泛的阅读者,其次要做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再次要做一个会反思的智者。

阅读《美的教育》,你一定会看到这样一个令人产生敬意的长者。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