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论文(汇总13篇)

时间:2023-11-24 05:29:41 作者:曼珠 体育舞蹈论文(汇总13篇)

范文范本是通过模范作品来示范某种写作风格或表达技巧的一种资源,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这里有一些写得很好的总结样例,供大家参考写作时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体育舞蹈是一种同音乐密切结合的运动项目。如果在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没有音乐的伴奏,是不完整的。形象地讲,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音乐给体育舞蹈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一套优秀的体育舞蹈需要协调的音乐来配合和突出,才能够实现它的美学价值。同样,在进行体育舞蹈比赛的时候,参赛选手所选用的音乐,其表现力的高低也是裁判打分的内容之一。所以,在体育舞蹈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要加大对音乐选用策略的研究。

音乐作为体育舞蹈外在审美表现的灵魂,是审美的所需和所在。体育舞蹈所选用的音乐与其他一些体育项目的配乐相比,体育舞蹈要配合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并且在各种舞蹈动作中表现音乐。因为体育舞蹈种类的差异,所选用音乐的风格、节奏特征也是不同的。体育舞蹈练习和比赛者,能够按照不同的体育舞蹈音乐特征,在优美旋律和明快节奏的引领下,进行舞蹈艺术的表现,充分向观众展示体育舞蹈的各种美。音乐是体育舞蹈内在思想感情表达的有效手段,音乐能够有效体现体育舞蹈的意境,提升体育舞蹈的感染力。所以,体育舞蹈音乐不仅是体育舞蹈者表现情感的手段,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的手段。

二、音乐对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更多类型的体育舞蹈成为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但是,在从事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一部分体育舞蹈爱好者往往更为重视体育舞蹈动作的自身作用,而忽视了音乐对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促进作用。这就造成了体育舞蹈灵性不足,影响了体育舞蹈锻炼的效果。体育舞蹈作为集优美的音乐、协调的舞蹈动作于一体的舞蹈项目,只有通过舞蹈和音乐的结合,才能够塑造和表现出更为优美的舞蹈形象,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练习体验。从体育舞蹈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舞蹈同音乐的关系,是外在特征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多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主要是借助听觉来进行音调高低、旋律快慢等的判断。但是对于体育舞蹈练习者来讲,主要是通过看来对舞蹈者的力量处理、动作速度等进行判断。体育舞蹈需要音乐的伴奏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其表现力,音乐与体育舞蹈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给体育舞蹈的各个动作以节奏的指导,体育舞蹈在有节奏的音乐配合下进行各种美学特征的展示。

体育舞蹈在音乐的伴奏和衬托下,通过音乐将体育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表现得更富力度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官体验和心灵感悟,提升舞蹈的情趣和生命活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精彩。鉴于音乐对体育舞蹈的这些意义,需要切实做好体育舞蹈音乐的研究和选用,保证体育舞蹈在音乐的伴奏下,获得更好的表现力,吸引练习者和观众的深度热爱。

体育舞蹈音乐作为一种感情艺术,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体育舞蹈中表演者所表现出的舞蹈速度、舞蹈力量、灵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的机体能力,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舞蹈音乐的作用,体育舞蹈运动节奏的掌握、动作的掌握等方面也都可以从音乐中得到有效的启发。

2.音乐是体育舞蹈动作的内在控制力。

体育舞蹈动作的动律变化,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在进行节奏处理的时候,需要把握好体育舞蹈的节奏快慢、节奏强弱来提升体育舞蹈音乐的表现力,练习者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顺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当乐曲情绪激昂、节奏紧张的时候,体育舞蹈练习者可以进行外在表现的把握。处理好体育舞蹈动作节奏的把握,能够展现出体育舞蹈节奏把握的深度和能力。例如在恰恰舞蹈中的时间差,是通过快速的音乐节奏中体现的瞬间静止。伦巴舞蹈中的半拍动作是在一拍中完成两个动作,从慢节奏中表现出快特征。华尔兹中的犹豫步就是每小节跳两步,前进并合步与后锁步又是没小节跳四步。这种动作的处理方法,使音乐的表现力更为突出,使练习者和观众获得美的愉悦体验。

4.音乐能够满足体育舞蹈参与者的身心需求。

著名的音乐家普列汉诺夫指出:对艺术的需求,对节奏的敏感性,是人们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对所有艺术实践和欣赏的行为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身心的需求,体育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更是这样。优美、舒展的动作表现与传情力度是体育舞蹈的主要内容,它作为一种体能的展现,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音乐作为艺术的形式之一,具有时间性和流动性,能够提升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对提升体育舞蹈表演者和观众的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能够使表演者更为投入地进行练习和表演,提升对动作内涵的理解和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对于观众来讲,通过眼睛和耳朵等器官,构建完整的、饱满的体育舞蹈知觉体验,通过这一体验刺激记忆和情感的思索,从而获得身心的积极体验,实现体育舞蹈观赏的目的。

三、提高音乐对体育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自身的特征与表现规律,是体育舞蹈音乐的灵魂。在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明晰的节奏、不同的风格等,提升了体育舞蹈的节奏感。体育舞蹈音乐在激发情感方面,比其他的音乐有着更强的表现力,所以,在进行体育舞蹈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音乐来进行表现。体育舞蹈音乐的节奏感、音乐的表现力等,都会对体育舞蹈表演者和观众产生影响,所以要选取合适的音乐作为体育舞蹈的伴奏,以此来提升体育舞蹈的表现力。

1.音乐的选用要符合体育舞蹈的风格。

音乐对体育舞蹈的编创和设计有着指引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音乐选择的时候,需要遵循体育舞蹈与音乐风格一致的原则。如果所选用的音乐与体育舞蹈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那么将会造成体育舞蹈表现力受到影响。例如一套以disco为主调的现代体育舞蹈,就需要选用一些热烈、奔放、直率的舞蹈音乐,更好地体现这一舞蹈的节奏。假如是技巧变化多样的伦巴舞蹈,则需要选用节奏特征分明、速度舒缓的舞蹈音乐。此外由于每个舞蹈者的身体特征、舞蹈表现力的把握、音乐领悟能力的差异,所以在进行体育舞蹈音乐选择的时候需要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体育舞蹈者的特长。

在进行体育舞蹈音乐选择的时候,一般使用两种方法:首先是进行音乐的选择,在进行体育舞蹈动作设计之前,通过选用适合个人特征的音乐,按照体育舞蹈的动作节奏、舞蹈风格等因素进行体育舞蹈动作的内容设计。其次,后配音乐的方法,即在整套体育舞蹈动作创编完成以后,再按照整套体育舞蹈动作的特征进行音乐的剪辑和加工,提升体育舞蹈和音乐的融合度。

2.按照体育舞蹈舞种的动作节奏选配音乐。

体育舞蹈音乐的节奏是借助节拍来实现的,不同的体育舞蹈需要选用不同节拍的音乐,这样才能够实现舞蹈与音乐的统一。因为体育舞蹈的种类不同,舞蹈动作的节奏也就不一样,所以,需要按照体育舞蹈的动作节奏特征来进行相应旋律的音乐,实现音乐和舞蹈之间的有效结合,以更好地提升体育舞蹈的外在表现力。例如:华尔兹舞蹈需要选用3/4拍的中3步或慢3步的乐曲作为伴奏音乐;探戈舞需要选用2/4或4/4拍节奏的音乐作为伴奏音乐。

3.音乐的选用要突出体育舞蹈的亮点。

音乐和体育舞蹈动作两者之间,是互相表现与衬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两者的共鸣。所以,要实现两者共鸣的特征,需要做好体育舞蹈与音乐的编排工作。一个好的体育舞蹈动作,要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需要具备独特的地方,也就是要具备亮点,这种亮点可能是优美的舞蹈动作,可能是高难度的舞蹈表现,也可能是舞蹈音乐的选用。因此,为了突出舞蹈表现的亮点,需要在音乐选用的时候,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上进行全面的把握。体育舞蹈、音乐虽然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的把握,在舞蹈乐曲和舞蹈创造的过程中,要以突显体育舞蹈的主体为原则,兼顾体育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实现音乐对体育舞蹈情感表达的作用,提升体育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舞蹈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音乐一方面成为表现舞蹈节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通过音乐的使用,为体育舞蹈内在美的表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音乐与体育舞蹈融合的研究,做好音乐风格与体育舞蹈类型的选用,掌握各种音乐舞曲的结构和节奏等特征,深入了解不同的乐器和节奏给体育舞蹈带来的不同变化。为更好地发挥音乐对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音乐对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作用,实现体育舞蹈表演的丰富性和美学特征。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竞技体育不单单是一场体育水平的较量,也是一次礼仪文化意识的竞争,是舞德的重要体现。高速发展的文明使得现在的体育舞蹈界对礼仪投入了高度重视的目光,一些运动员高傲自负,不尊重裁判和观众,为高雅的体育舞蹈抹上了一重阴影。随着世界迈向文明社会的脚步加快,礼仪在体育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体育竞赛中,甚至将礼仪文化列入了竞赛规则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舞蹈也不例外。

1.中西方礼仪含义。

中国的“礼仪”有两层含义,即“礼”和“仪”.

“礼”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沿成习的行为规范,而“仪”主要指仪表、仪容。《诗经》将“礼”和“仪”首次连接起来,“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传承千年,最终成为一种不朽的民族文化,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工具。到了现代,礼仪主要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双方之间表示友好和尊重的仪式。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会心的眼神、一种温和的声音都是礼仪的重要标志。

西方在经历残忍黑暗的中世纪后迎来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萌芽,同时也催生了礼仪文化的出现,呈现出与东方完全迥异的礼仪文化。中西方礼仪文化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际语言与行为的差异。中西方在称谓与称呼上的差异尤其明显,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尤其注重尊师重道,辈分小的必须对年长的一辈使用尊称,而西方除在正式场合以外,相识的人都可以不计较年龄直呼其名,以显亲密。(2)餐饮礼仪的差异。“色香味俱全”是中国菜的主要特征。饮食方面,中国人更注重口感和形态,而西方更讲究营养与搭配,对于口感反倒没有过多的要求。另外,西方餐桌上不建议大肆饮酒,但中国餐桌却时常以酒助兴,以显出主人的热情,带动整桌活跃的气氛。(3)服饰礼仪的差异。自旗袍、中山装淡出人们视野后,中国人也开始学习西方的服饰文化,西方的西装、晚礼服渐渐出现在中国人眼前,因此当前中西方在服饰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3.中西方礼仪文化对体育舞蹈的启示。

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不同的礼仪意识,每一种礼仪背后都有着浓厚的本土文化特征。体育舞蹈来源于西方,带着鲜明的西方文化特征,并且这种特征会贯穿体育舞蹈始终。

而我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在接受体育舞蹈时与西方文化进行了碰撞和磨合,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差异。要想学习体育舞蹈,必须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并在学习过程长增强对外来文化的适应性,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舞蹈选手在比赛时拥有自信,更好地推进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1.严谨的礼仪程式。

体育舞蹈有着严格的礼仪程式,举手投足间都显示出庄重、典雅的舞蹈风格,既体现出对观众的尊重,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味。比如,舞蹈开场前,男士要手挽女士进场,并在旋转后向观众致礼,舞蹈结束后,男士在向观众致礼后要面带微笑手指女士,以示对女伴完美表现的赞许。

2.优雅的风度。

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美观都是首要条件,体育舞蹈也不例外,所以它对舞者的外貌、形象气质都有着较高要求,并且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比如,起舞之后男女舞伴要绕舞池中心逆时针方向行进,无论变换多少花样,舞程方向绝对不能乱,如果不小心碰到其他人要立即主动向对方道歉。

3.高尚的修养。

一个人所表露出来的礼仪体现了其修养和学识。在欧洲,社交舞几乎是人人必修的功课。在宫廷舞演变成社交舞的初期,男士邀请女士跳舞时有一套既定的礼节动作,而女士接受男士的邀请时也要一套礼节动作,这些礼节动作反映出来的都是人的修养和学识,是当时的上流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礼仪流程。同时,能体现出男女舞伴高尚修养的,还有双方之间的相互礼让和包容。

(四)以体传情,形神兼备。

礼仪是施礼者与受礼者之间进行情感互动的过程,需要施礼者和受礼者同时参与。体育舞蹈能够具有如此生动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男女舞伴都将情感注入每一个肢体动作中,“以体传情,形神兼备”,呈现出灵魂与外壳相结合的动态美,塑造出活色生香的舞蹈形象,让施礼者与受礼者的情感互动得以升华。

1.“对他人”方面的礼仪。

人与人的接触是体育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对他人”的接触中,礼仪表现贯通舞蹈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邀舞、领舞、起舞、共舞、谢舞、让位之中。

邀舞,即当舞曲响后,男士听清楚音乐节奏后应该有礼貌地走到女士面前邀请对方跳舞。

领舞,即邀请到舞伴后带对方到舞池中去跳舞。

起舞,在音乐开始前的起势动作。

共舞,男士和舞伴随着音乐一起跳舞。

谢舞,即舞毕后男士以形体动作向舞伴表示感谢和再见的礼节。

舞蹈过程中双方难免会有身体触碰,为使比赛正常进行,就要给对手让位。

2.“使物”方面的礼仪。

选手一定要爱护比赛和训练所用的公共场地。个人发型、化妆、服饰是体育舞蹈中个人品味的重要体现。发型要简单精神,妆容不可过浓,不能过于妖媚,整体形象要干净利落,穿着要大方得体,但也要注意能够凸显曲线美和便于展示舞蹈风格,以及与当时舞蹈的时间、地点、目的能够遥相呼应,尽量保持一致,同时注意配饰不能够对对手有任何危险性。

3.“自我行为”方面的礼仪。

“自我行为”是礼仪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语言是一门艺术,虽然在比赛时选手很少涉及言语,但平时训练时的交流也是反映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与人交谈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切忌口沫四溅,让对方产生厌恶之感。除了语言,礼貌体现在态度诚挚、声量适中、语调平和上,必要时还要适当使用敬语,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让。

1.强化对礼仪观念的引导。

教育引导是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先进、有趣的教学方法,并借助体育舞蹈教材上积极健康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增进师生感情,让师生能够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要利用先进人物事迹影响、感化学生,进一步讲述人物事迹背后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舞德的认识。

2.教中学、学中教,加强师资师范作用。

体育舞蹈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妆容和整体气质会在无形中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舞蹈老师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修养。首先,要高度重视“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文明语和普通话,穿着要合乎体育运动的标准,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保证课上课下形象气质如一;最后,要对自己的知识系统有一个客观的掌握,要有自信,但切忌自傲,努力完善自身,尽力做到教中学、学中教。

3.完善礼仪规则制度。

完善规则制度,也是对人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文明社会必须要有规则制度的存在,否则人一旦失去了约束,诸多弱点就会显现出来,甚至达到放纵的程度。就体育舞蹈来说,选手的自律能力和规则制度应相辅相成,保证体育舞蹈礼仪教育目标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如果我们在体育舞蹈教育中融合我国迈向文明社会的经验,并把两者有机结合,定能使体育舞蹈教育有一个质的飞跃。

4.规范形体礼仪训练,深化选手体验。

人的形体美尤其是动态形体美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长期规范的训练形成。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形体培训。在不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最好一对一进行礼仪教学,经过培训后,学生不会再有先前的怯场和呆板,变得举止大方,行为规范,敢于在生活中展现自己,为今后在舞台发光打好基础。

总之,体育舞蹈礼仪是个人素质与修养的外在体现,它的存在使体育舞蹈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同时,给人以高雅的美的享受。体育舞蹈礼仪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形象的最直接体现。当前,我国始终坚持要将舞德放在教育系统第一位,由此我们必须注重深化学生的舞德意识,促进学生对体育舞蹈礼仪学习的积极性,力求让这些礼仪形式转化为精神动力,以达到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莉,傅永聚。《基于儒学的中国当代体育礼仪文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

[2]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0)。

[3]王群,周建伟。《关于体育舞蹈运动技能与艺术表达训练结合途径的理论探索》。大家,(10)。

[4]陈晔。《体育教学中体育礼仪文化的倡导与发展模式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力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标识,我国教育界将体育舞蹈引入高校的时间不长,相应地造成了体育舞蹈教师的稀缺。我国对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大学较少,大多数体育教师是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地进行体育舞蹈训练。

(二)未得到应用的重视。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大学体育选修课,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设备的投入上也就大大折扣。体育舞蹈需要练习形体基本功,最好是在室内进行,且场地要大,地面要光滑,以减小阻力,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场地内需要装有镜子和投影屏,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对照镜子进行动作的自我纠正,快速地掌握体育舞蹈动作。而目前来说,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显然,体育舞蹈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三)科学理论研究匮乏。

体育舞蹈是一门涵盖了许多内容的综合性学科,而体育舞蹈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另外,高校体育舞蹈教材严重匮乏,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订购体育舞蹈类教材,其教学全部靠教师口授。适应于高校普及类体育舞蹈教材的匮乏是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体育舞蹈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既要使舞蹈动作和谐规范,又要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多数学校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选修该课程的学员年龄在18~24岁左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基本功训练,且身体协调性和柔软性较差,可塑性不强。因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地利用适当的方法教授合理的内容。

(一)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需要传授学生6个基本要素,基本要素包括时间、空间、姿态、力度、流畅性、节奏。而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参与其中的热情,不会因为教学内容枯燥而乏味,也不会因为教学内容难度大难以完成而自暴自弃。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基础功底给予充分考虑,在安排内容上适当加入基本功训练,比如柔韧性训练和形体训练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只有在体育舞蹈教学之出,对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完成以后较大难度的训练,并使体育舞蹈具有规范性和观赏性,学生在以后的舞蹈学习和舞蹈创造中才会少走弯路,顺利通向成功的殿堂。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解基本步法和小套路的内容,让学生着重掌握基本动作,特别是6大元素动作,不要偏重于舞蹈动作的花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些由基本动作元素所组成的小套路。最后让学生感受小套路中的动作与节奏的可变性和创新性,启发学生创造一些变形动作。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的趋势。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知识,而不应当认为体育舞蹈仅仅需要实践。实践始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就不知道实践的目的与意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不仅会体育舞蹈,而且要懂得欣赏体育舞蹈运动,在达到美育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模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体育舞蹈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体育舞蹈基本理论讲解与舞蹈实践相结合,两点不可偏废,光有理论不行,就像无鱼之水,这样高校体育舞蹈就没有生机与活力;仅有实践也不行,就像无水之鱼,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也就得不到发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基础薄弱这个关键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从单一动作开始练习,然后才练习组合动作,切实做到循序渐进。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讲解—示范—练习—提示”有机地融为一体。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之前,可先利用电脑、投影等技术,在欣赏体育舞蹈之美的同时于头脑中形成对体育舞蹈的直观感受,产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浓厚兴趣。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也可利用摄影等技术将自己的练习内容保留下来,通过反复的观看与对比,找出自己在在上次练习中哪些做的不到位,有哪些错误之处,并且加以改进,使得自身的技能不断提高。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舞蹈课余活动或者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各种体育舞蹈课余活动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发的锻炼,达到终生锻炼的目的。

体育舞蹈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可以分为拉丁和摩登2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可分为5个小类,共10种舞步。体育舞蹈在国际上出现的时间较早,1984年开始传入中国,现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

(一)激发创新性思维。

体育舞蹈起源于民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运用肢体语言以及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立特色的各类舞蹈动作。学生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对舞蹈韵味的理解创造出具有创意的舞蹈造型,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引发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探索。

(二)塑造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舞蹈是能够体现美的一种艺术,它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它所展示的美感能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还能够扩展智慧。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以其自身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运动是自国外引进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它结合了体育和舞蹈的优点,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的`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因此体育舞蹈不仅能够展现舞蹈之美,同时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动力,当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变成自发锻炼的动力,体育舞蹈不仅能够丰富业余生活,更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培养社会交际能力。

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舞伴之间、团体成员之间会有大量相互协作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保证舞蹈动作的规范协调。学生在舞蹈开放与优美融洽的环境氛围下,自我精神意识会得到彻底的放松,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对于自闭人群具有很好的自愈效果。体育舞蹈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因此,体育舞蹈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本文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出发,结合自身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简要说明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继而深入分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意义。最后指出,各高校以及广大体育舞蹈工作者应当对体育舞蹈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地发展。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摘要: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深受高职院校学生的喜爱。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必要性,然后针对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展开研究,以期能促进该体育项目在高职院校的推广与普及。

在当下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气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个人体魄、强健身心。

而教师如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当前最应考虑的问题。

将体育和艺术完美融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体系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体育锻炼,使青年人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1.2满足学生身体健康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很多时候疏于锻炼身体,导致体能下降。

体育舞蹈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人体构造,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配合下,通过不同的动作组合,舒展身体的各个部位,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难度,使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尤其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有规划的进行体育舞蹈学习,对缓解大脑疲劳,促进身体机能代谢大有裨益。

1.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实验表明,经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学习者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精神状态方面有明显改善。

因为体育舞蹈具有观赏性和表演性,因此,进行体育舞蹈的学习可以帮助内心怯懦者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心理障碍。

在领略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1调整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以实用性为主,让其充分满足社会的实用性需求,其中体育舞蹈的培养实质上不仅可以达到强健学生体魄,也让学生在个人综合素质上更进一步。

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区别。

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安排应该围绕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为主的目标来开展,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课程安排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审美元素、新的舞蹈技艺、新的方法与理念。

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对课程整改加大整合力度,提升课程安排的实用性,从而满足能力与素质的双重培养要求。

在课程安排上,要处理好体育舞蹈教学全面与精华比例关系,让学生对体育舞蹈有全面基本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实用性的精华课程安排,避免一刀切的全面灌输,应该有选择性的挑选学生参与热情高,同时实用性强的体育舞蹈教学。

2.2教学方式现代化: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教学技术的升级已经应用到各项课程中,而舞蹈教学的手段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

在艺术鉴赏等教材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资料,让学生尽可能的懂得实习剧目,对舞蹈作品进行有效的欣赏和分析,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影像展示设备运用,让学生们有机会赏析到全球的优秀舞蹈作品,同时在艺术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

在课堂中进行小结时,还可以针对经典动作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让学生对其动作运用准确的语言来进行名称、规格与要领的表达,同时对于动作容易发生的错误与纠正的办法进行自我分析。

这种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达到一定的教学深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同时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做好基础准备。

2.3加强教学实践: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艺术实践。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舞蹈知识的学习进行节目的自行编排,然后加入教师针对性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和学习热情,同时加强了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和技艺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除了进行校内的实践、观摩、学习等目标的完成,也可以提升教学的实习力度,将学生的舞蹈教学成果走出学校,在广阔的社会中去操作锻炼。

同时也可以开展合作模式的运用,例如班级、小组、学校之间的展开合作,来加强舞蹈学习的提升和实用性。

当然合作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舞蹈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选择。

2.4加强教师队伍能力: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体育舞蹈教学的课程质量。

其中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其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还需要有一定学生教学能力,能够有效的将教学课程更加生动的展现,懂得学生学习规律与特点,了解与学生相处的模式。

定期还需要对教师的舞蹈能力做考核,不可让老师的教学内容停止在老旧传统的内容中,应该积极吸纳新技艺、新理念,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师应该充分的把控学生特点,能够领导学生开展学校或者其他组织形式的舞蹈活动,开发教师与学生舞蹈技艺的结合,提升优质舞蹈学生的教学成果。

因此,舞蹈教师应该具备更新的舞蹈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对于舞蹈老师的考评制度也应该日趋完善,不仅要定期考核,还要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努力发挥教师能力提升的能动性。

对于优秀教师经验应该充分的分享与讨论,加强之间教学经验的合作与学习。

这些都是有效激发学生热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专业的舞蹈教学环境之中,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氛围的感染力更强,学习的兴趣将会更为高涨。

而相对而言,如果设备陈旧破败,环境粗糙,舞蹈学习的氛围感染力下降,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学的基础建设要完善。

3结束语。

体育舞蹈这门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新型课程设计,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收和重视。

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其形体美和韵律感,也有利于学生养生终生锻炼的好习惯。

因此,进一步巩固体育舞蹈教学的成果,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长久的保证。

参考文献: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部门,能够通过对舞蹈教学的专门研究,不断提升舞蹈教学水平。欢迎欣赏大学舞蹈教学论文!

大学舞蹈教学论文:浅析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舞蹈教育多元智能理论智育德育。

论文摘要: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对人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的角度阐述了舞蹈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而素质教育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发展以及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知识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全面发展是使国民的素质全面提高,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要求在学历和文凭上,更加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气质修养。而舞蹈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教育教授,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主持人霍华德·加得纳,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指出,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包括八种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其中和舞蹈相关的智能就有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以及自我认识智能,甚至是人际关系智能。首先舞蹈教育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人的形体得以美化,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甚至在舞动的过程中,实现着身体的自我对话,和自我交流,不只是能够提高身体的素质,更能提高对自我的了解和心理素质。舞蹈是一们身体的艺术,也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音乐在舞蹈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舞蹈和音乐的结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也可以说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智能也会在舞蹈训练中,伴随着节奏,韵律,逐渐提高。舞蹈是一门人体在空间中不断构图的艺术,是流动的雕塑,“舞蹈又是一种从人自身引申出来的艺术,它不多不少,恰好是整个人体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已话为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中的活动,是进入另一种时空中的运动”。浪漫主义芭蕾作家,诗人戈捷认为“舞蹈不过就是用那些有利于构建各种线条样式的位置来展示高雅和正确的图形罢了。”可见舞蹈不只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在在空间中不断变化的艺术。“一个完整的舞蹈,尽管他具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动态感,尽管它的审美空间更为自由,它的综合性的第三级形式却依然保持着某种雕塑般的特征。至少可以这样说,他依然是一种造型艺术。”舞蹈是一门时空的艺术,是舞动的音乐,是流动的雕塑,其有利于人的音乐智力,空间智力的开发。舞蹈还是一项对情感智力的'教育,舞蹈是以身体动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表现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表现的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通过身体的运动,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从内而外的身心的平衡。在《乐记》中提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稻之也”。可见,舞蹈可以用来表达和表现语言、诗歌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表达自我的情感。从上述对舞蹈的描述中看出,舞蹈对与人的多元智能,有着其他学科和其他艺术不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基人孔子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提出“礼、乐、书、诗、易、春秋”六艺与治一也,而在《周宇、地官、司徒、保氏》中记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的乐舞,包括音乐、舞蹈,“六艺”中不仅包括音乐、舞蹈,更位列“礼”之后而其它之先,在我们古代的教育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作用,用来实现教化、德育的功能。在《周礼·地官》中记载“以六乐以防万民只情,而教之和。”告诉人们,要用六代的乐舞来节制人们不符合礼的各种情欲,教化他们完善个体的伦理道德,学会和谐相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和其他艺术一样,追求真、善、美,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审美性,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舞蹈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舞蹈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提高智能,以其富有动律性的动作锻炼人们的体能,塑造优美的形体,更以审美的方式来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根据马斯洛的个人发展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七个层次,呈金字塔型,从下往上,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他把审美的需要放在了人的需要层次的最高级层次,体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而舞蹈不只是能塑造人的形体美,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

舞蹈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对人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有着其他艺术和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不仅是一项专业性的教育,为我们培养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和舞蹈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更多的舞蹈教师和实现舞蹈的大众教育,发挥舞蹈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欧建平.舞蹈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体育舞蹈论文开题报告【】

体育舞蹈是融舞蹈、音乐、服装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既能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又是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大众健身方式,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合格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舞蹈作为体育美学的组成部分应如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本文从体育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体育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体育舞蹈;审美教育;培养。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从体育美学的观点来看,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匀称的体态。熟练敏捷和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个性、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高尚的情操。[1](p.87-88)体育舞蹈这个项目既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又能较好的体现体育美学的个性,是充分体现健与美的有机结合。体育舞蹈是以全面、多样、直观的方式展现人体之美的,作为一项最能体现人体美的新兴运动。它不仅可以展现出体育运动矫健的轻松感,而且还展现着艺术动作诱人的韵味感。选手通过躯干和四肢部位的动作及其相互配合,以人体表现出美的形体、姿态、造型、表情。同时,选手又可以运用舞姿、舞步、转体、升降、跳跃等丰富多样的人体运动方式,展示人体之美。在观赏过程中,选手们匀称的体形、优美的舞步、纯熟的技巧、默契的配合都可使人从中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够渗透到体育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其他项目更加符合审美教育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审美教育。

因此,体育舞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良好手段。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她们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学习兴趣,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一)对学生美感的培养。

美感是审美的重要条件,美感与审美者的条件有关,审美能力可以通过美育来培养。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需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进而激起美感,产生心理愉悦,享受美感。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具备更为深广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其艺术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以自身特有的形体美、仪态美、教态美、情感美通过教学融入到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之中,做到语言美、内容美、动作美、效果美。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首先进行的是“启发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发展史,通过观看体育舞蹈表演的影像资料掌握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从视觉听觉上去感知体育舞蹈的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服装美等,继而对体育舞蹈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能用心去学习。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和音乐集一身的一项竞技和表演运动。挺拔的形体,协调的动作,是学好体育舞蹈的前提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训练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让学生充分感知到舞蹈的形体美。在对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以后,我们才可以进入审美的高一级阶段,即通过比较辨析,鉴赏美的不同类型、风格和层次。

体育舞蹈运动表现出的刚健有力、挺拔伸展、潇洒、优美的和谐动作,衬托出美的形象,给人以信心和赏心悦目的享受,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在“启发教育”下,必须注重动作美、造型美、示范美,以美的魅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倾向。这是所谓的“示范领悟教育”,教师通过示范,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最适合大学生的特点,能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通过体育舞蹈的动作示范,正确的树立起学生对美的感悟,从而才能培养学生在实践动作中提高审美的能力,并在今后的体育舞蹈道路上追求美、崇尚美和表现美。

(二)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喜欢表现美。体育舞蹈对身体姿势及动作表现技巧有特殊的美的要求。所以在舞蹈练习中必须用自信心带动情绪和表情,抒发内心情感,真正的将情感投入其中,才能理解体育舞蹈的风格内涵,进入美的境界。[2](p.111-113)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初学阶段,由于运动技能的差异和缺乏自信心,加上害羞心理较重,怕做得不好别人笑话,往往不敢表现自己展示美的能力。在这样种情况下,教师的鼓励、赞赏、暗示往往能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表现力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引导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自信地去表现动作美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提高表现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气质特性不尽相同,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会遇见各种难题。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气质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去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大胆地去表现美,去感知美,去享受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多数是男女配合进行练习。因此对身体姿势及动作表现技巧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使男女舞伴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领悟配合的美、和谐统一的美。这也是体育舞蹈形式美的高级层次。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注重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一次表演,完成学生的技能技术练习,忽视审美教育中鼓励学生表现美的教育,致使很多学生无法从中享受美表现美,即使尽力去表现美也不是发自内心情感,是一种僵硬的故作做作的表现,从而失去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体验美的同时鼓励学生如何去表现美,通过舞蹈去表现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这是体育舞蹈追求的美,也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一个环节。

(三)对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也在于创新,创新是保持艺术家生命长青的最好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去创造美。[2](p.111-113)。

首先,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教授动作,还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展开艺术想象,打开创作思维,培养学生创作美的能力。一般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容易忽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一味的模仿,没有自我创作的欲望和表现。因此,创造美的活动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内容,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活动。教师讲解编排技法和要求后,可以让学生自找音乐,自我设计,自我创作,也可以分组进行互相合作,调节课堂气氛,调动每个人的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表现力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引导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自信心地去表现动作美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具有美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作用。所以体育舞蹈已列入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并且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起来。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使学生的气质、姿态、动作更加优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观和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马洛斯将审美需要看成是人格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美有利于人变得更健康。一切艺术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追求高尚的人格形象,高雅的生活情操和完美的精神世界,追求真善美。[3](p.72-73)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舞蹈教育中要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1]张泽金。试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育[j].体育科技,2000,(4).

[2]秦晓松。体育舞蹈美的欣赏与创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

[3]刘超群。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4]刘慕悟。体育美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舞蹈论文

摘要:舞蹈编导是一门侧重实践性的学科。新时代大众对艺术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舞蹈工作者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要想使舞蹈创作体现创新,编导不仅仅需要对舞蹈艺术满怀热情与活力,更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事和能够把握社会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以及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

0、前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1.1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1.2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2、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2.1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2.2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无真刀真枪,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3、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09):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2019(08):134.

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从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出发,从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和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两方面探讨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就如何准确深刻把握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提出自我的见解。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感体验主角。

一、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

“情感”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是,感情一词被界定为“情绪和情感的总称”,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与环境和感性有关;另一方面是人自身对事物的喜爱和关切之情[1]。

体验是个体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它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2]。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者融入主角的情感世界,感受主角在既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对舞蹈艺术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忙,对艺术表演中主角的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忙作用。

二、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1)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要求表演者更深入体会主角情感。

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

舞蹈除了以动作为表现手段之外,也取决于舞蹈的造型。舞蹈造型是一种人的形体动作,它是以人体的四肢和身段以及表情姿态构成某种相对静止的形态。这种“形”与“神”结合产生的富于雕塑感、美感的形象动作,是对刹那间的生活片段的凝固,一种静态的艺术形象,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许多舞蹈在开场和结尾时,为了渲染场景和人物的诗意美,常把流动的舞姿化为静态的造型,场中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给观众一种新奇的美的享受。

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所以说舞蹈的“律动性”是内在的情感和外部动作相统一的节奏的直接反映和集中体现。舞蹈的动作性还决定了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要体现可舞性的原则。

无论动作,造型,还是表情,最终都是围绕着表达情感,舞蹈只能依靠人体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它不想说话一样那么容易表达,所以更加需要表演者深入体会主角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动作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所以说主角情感的体验是舞蹈表演这种特殊的表达艺术方式所决定和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本事。

(2)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

舞蹈表演是否成功,舞蹈中人物情感是否能感染打动观众,完全依靠舞蹈演员表演这一最重要和最关键一个环节。

虽然主角的性格特性已经在舞蹈编导那构思和编排好,但仍依靠于舞蹈演员在编排好的固定模式下有自我体验自我感动的二度创作,舞蹈演员是否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是否能融入自我的情感到作品中去,是否能很好的完成作品,都直接影响整个表演最终的效果。而演员对主角的把握,取决于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和对作品不一样的理解,所以不一样的演员表演同一个主角,甚至是同一个演员在不一样时光或不一样情绪下表演同一作品,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说艺术常演常新。所以在表演者舞蹈本事水平相当的情景下,谁的生活轨迹更接近这个主角,谁能更深入的把握主角的内心世界,谁的演出就更成功。

三、舞蹈抒发情感的方式。

(1)直接抒发。在舞蹈表演中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2)间接抒发。在舞蹈作品中借助于动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态等,以借物比喻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感情色彩,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活力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了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

(3)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在情节舞蹈和舞剧中运用“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的表达方式,把内心境感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透露出来。抒情并不排斥叙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糅合在一齐,一方面以精致的情节发展,一方面着意刻画表现人物心理的复杂多样的感情,在情感抒发方面大做文章,将主人翁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才使得观众为舞蹈所牵动,受到深深的感染。

四、如何准确深刻体现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

舞蹈演员怎样样将主角情感转换为自我的情感,如何才能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呢?

(1)掌握舞蹈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另外舞蹈动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语言,才能运用于更多可表达的情感。

(2)加强呼吸,眼神,面部表情的训练增加感染力。

舞蹈是无需说话的,一切都靠舞蹈演员的表情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要想控制好主角中的情感,首先得控制好自我的呼吸,舞蹈是在一系列高强度运动中的表演,仅有控制好自我的呼吸,才能让自我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不变形。这样舞蹈演员才能随着音乐和情节的发展需要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有些情感是需要呼吸,眼神,和表情配合来表达的,比如紧张,兴奋,生气,或屏住呼吸,或呼吸沉重,眼神和表情或眯着,或专注,或瞳孔放大,肌肉扭曲。这些都靠平时训练积累才能在表演中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

(3)运用想象升华情感。

舞蹈的想象有三种,氛围想象,心态想象,形象想象。氛围想象是对主角的环境身世经历犹如身临其境的幻想感受。心态想象就是透彻的把握主角的心理状态和构成,了解主角在情节中的所思所想,努力做到如问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形象想象就是对主角整个人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的想象,幻想不至于表面,甚至是其内在的人物性格,品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如果能够在表演前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及主角的背景故事,查阅与时代背景,主角背景同类型的相关资料,经过分析主角的性格特征,分析与自我相同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在内心与主角内心进行沟通,对主角人物内心世界整体的构思,例如说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主角会怎样样处理,不只在表演中,甚至在生活中以主角自居,全心的投入,逐渐的爱上主角,以主角自居。舞蹈演员能做到这样去把握主角情感世界,舞蹈演出必须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姜肖.情感体验基础上中职音乐.舞蹈专业教学课题研究,2012;

[3]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舞蹈论文

摘要:云舞隶属“字舞”范畴,是古时百姓祈雨仪式中的舞蹈。安徽现存云舞保留下来较为完善的有郎溪县的“姚村云舞”、休宁县的“云舞”与潜山县的“十二月花神”.为了探寻云舞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脉络,实地考察并采访了传承人,现场记录表演仪式全过程,并查阅当地现存史料,比较三地的云舞表演形式,归纳了云舞在当地山区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云舞;类型;舞蹈;渊源;

安徽民间云舞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舞蹈目的是祈求上苍降雨沐浴大地万物,以实现庄稼茂盛、五谷丰登的愿景。安徽境内现存云舞一支分布于徽州地区(现为黄山市)休宁县海阳、万安、五城等村镇,舞蹈名曰“云端舞”,又称“扯云端”“舞云端”;另一支分布于郎溪县姚村乡,舞蹈名曰“云舞”.二者同属舞蹈中的“字舞”范畴。

云舞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云舞的发祥地是典型的山区,如姚村乡石佛山,其巅有“石佛撑云”之美景,一年四季云雾缭绕,人居其间如入仙境。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于是有人用竹片和硬纸扎成云朵状玩具供孩童玩耍。众孩童手执“云朵”,追逐蹦跳,嬉戏舞蹈,便有了云舞的雏形。当地民间艺人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起初的云舞仅仅作为龙灯、马灯的伴舞,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

这一形式在当地有深广的民众基础。据记载,“祈求雷公场面,进香求拜天神,渴望风调雨顺,人民扎龙为嬉,以兆丰年”的民间舞龙活动在南宋时期就已流行。如姚村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石佛山庙会节,方圆百里数万百姓纷纷前往石佛山敬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跑云灯形式得到变更,此刻的云舞就是在跑云灯基础上不断提炼、反复加工升华而成的,无论表演形式还是主题资料,既有民间传统古典口味,又有从不一样角度进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新。

安徽云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虽然沿江有充足的水源,但丘陵山区无法靠天然水源灌溉,当地的农耕主要靠自然降雨解决。由此,在长江沿岸的丘陵地带,按地域与当地风俗划分,由西向东依次是姚村云舞、休宁云舞、潜山云舞。

1.姚村云舞。

当地民间艺人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灵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据老艺人回忆,独立出来的云舞仍沿袭原有跑灯的活动习惯,由该乡群众自发组成的云灯会负责人召集,筹措经费、排练指导。会首由云灯会推荐地方有才艺且德高望众的老艺人担任。除夕试灯焚香放鞭炮,演练跑云阵式,做好春节玩灯的准备。正月初五正式开灯,会首率领出灯队伍首先前往石佛山大庙及山庙朝拜,敬香祭祖,求天神赐恩赐福;之后回到古戏楼进行一年的首场演出;随后便到周围各村庄送灯贴,表示贺春,通常称“送灯”.那里的百姓通常有接灯的习惯,家家户户都事先准备好糕团、糖果,齐放鞭炮迎接。跑云灯进入自家堂屋绕行一圈,象征着“云灯进堂,人丁兴旺”.

随着时代发展,云舞歌舞的演出没有了昔日那种带着大地温度的“庄重”与“繁华”,主要是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失去了诸多前奏与后缀。云舞,顾名思义,以跑云为主,“云”的编排是重中之重。这其间不知经过多少代艺人之手不断被改善,但其基本形态数百年来一向坚持[2].

表演人数根据场地大小、实到跑云的多少确定。一般为二十一人,其中跑云者十六人。两人各持一云片,云片系马粪纸做架,再彩绘云形。男女各半,男的头扎白毛巾,穿白布短褂,白灯笼裤,代表白云;女的穿彩绸褂裤,腰围绣花兜兜,代表彩色云朵。穿花跑四角或摆字亮相,犹如天女散花,舞姿造型优美。另五人为捧花主角,一般由容貌姣好的少女组成。她们的衣着与跑云女相同,道具则为花篮。篮内插满鲜花和五谷,象征着吉祥美满、五谷丰登。尾声,舞者用手中的“云朵”排成汉字造型。一声锣响,在三秒钟之内排成一个字。舞步轻盈欢畅,舞姿翩翩柔美,往来穿梭,忽如祥云轻移,恰似福祉降临。

根据实际情景和主题不一样,又可贯穿不一样资料于其中。如在云片背面写上不一样资料的文字,由演员手持列出,进一步突出演出宣传的主题或明确其纪念意义。云片大小规格不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表演队伍,其云片尺寸变小,龙灯、马灯、花篮皆相应缩小。整个舞蹈过程中,“云”的形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暗合节奏的进程,阴云、乌云、墨云、彤云、祥云、彩云等皆有展现。

云舞的热烈高潮之处,穿插龙灯马灯表演,有游龙穿云之势、深蛟潜海之威,更有翻江倒海之猛烈和龙争虎斗之雄壮。全程演出舞中有歌,以歌伴舞,集歌、舞、吹打乐于一体。锣鼓在云舞过程中的使用,使得演出场景更加浓重热闹,烘托了气氛。演出过程中的锣鼓采用长套和快番两种节奏,将龙灯、狮子、旱船、锣的各种打法相结合,同时用戏剧中的锣鼓点,联合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联曲锣鼓套路。演出时色彩浓郁的民间唢呐、清脆的笛声及二胡均由司鼓指挥,时快时慢,伴奏交替交换,渲染舞蹈欢乐气氛。云舞表演场面宏阔热烈,动静相衔,完美融合。伴奏多为打击乐和唢呐曲牌两种,热闹纷呈。当前,云舞的舞蹈部分已基本定型,适宜演出,效果受到肯定。但唱词及唱和部分还处于脱节状态。当然,此刻少了古代祈求降雨的场合,那种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上天神灵,为我黎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几乎失传[3].

2.休宁云舞。

休宁县境内流行的云端舞都由民间的一种叫“灯棚”的戏班表演。每到一地,白天舞狮舞叉,舞水流星、火流星,舞刀枪棍棒,并表演其他歌舞、杂耍、武术;晚上则演一些徽昆小戏,如:《大财神》《万花》《跳加官》等。为了吸引观众,不论白天和晚上,演出前都喜用云端舞造成欢快气氛,以招揽观众。

云端舞在流传过程中构成两种表演形式:秀阳乡钗坑村用云片表演;五城区洪里乡唐川村及万安区潜阜乡里余村用云旗表演。一人执大旗翻筋斗领队,8~12人执小旗变化各种队形图案。

云端舞队形变化复杂,技巧较高,要经过长时光训练方能胜任表演。表演者均为贫家男性少年,拜民间的昆曲、徽剧老艺人为师,在冬季农闲时排练。新春佳节、喜期吉日在本村演出,或应邀到外村,近则本乡,远则百十里之外。邀请者管吃而无工钱,仅有灯棚中出名的艺人才能得到少量报酬。灯棚是临时聚集的半职业性民间艺术团体,洪里乡唐川村的胡永平(1906年生)曾带班至江西婺源、浙江开化等地演出,受到群众称赞。云端舞带有很强的竞技性,群众常以能否表演该舞及演技优劣作为衡量班社技艺高低的标准,所以表演者总是想方设法年年创新。

据秀阳乡钗坑村舞狮班艺人金阿荣(1916年生)、巴富贵(1921年生)及唐川村老艺人胡永年(1892年生)介绍,清同治年间,徽班已趋向衰退。一些身怀绝技的徽戏艺人离散异乡,走向农村教艺。较大的村庄青年人多,财力雄厚,就演出一些大戏;有的村庄人少力弱,只能演一些小戏或折子戏。云端舞备受一些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资金不足的乡村欢迎,因而一时光在休宁流传开来。休宁境内能演此舞的班社最多时有20多个。但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仅存少数戏班表演此舞。1952年,钗坑班、唐川班及其他班恢复演出。1953年休宁县业余民间艺术会演时,钗坑村戏班表演的云端舞获奖,之后又参加过芜湖专区业余民间艺术会演,之后再未演出。

云端舞的音乐结构为徽、昆腔曲牌体,歌词浅显易懂,感情流畅,唱法工整对称,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伴奏乐器以徽胡为主,配以笛子和琐呐(当地称“大清”).打击乐器音色较低沉、浑厚,有时光杂使用京锣,产生出欢快、喧闹的交响特色,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3.潜山“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流传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是当地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表演节目之一。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左右手各持云片一枚,翩翩起舞。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霖雨苍生”,老百姓的生活完美,如花儿绽放般美丽。

表演时,“观音”手持云帚(又称拂尘)盘坐在莲台上。左侧站立一名童子(文童),左手捧盛清水的净瓶,右手拿杨柳枝叶,用柳叶蘸清水挥洒,表示“霖雨苍生”,滋润百花。另一名童子(武童)在莲台前翻筋斗,然后回头向观音一拜,谓“童子拜观音”.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在莲台前翩翩起舞,表现受到观音挥洒的甘露滋润,应时开放。十二月花神多随灯会或庙会舞队在行进中表演。到了商店或居民门前,如果主家放鞭炮迎接,便开始表演(即演唱一段或两段歌词),唱完又向前行。莲台是一个长方形木架,四脚处都安装滚轮,木架上头是用钢筋、白布做成的一朵如澡盆大的白莲花。木架左右两边各有一人,一手拿竹竿,一手扶木架。表演时,莲台停住不动,站在莲台左右的人挥动竹竿维持演出秩序,防止观众拥挤,表演完毕用于推动木架向前徐行,接上前面的游舞行列[4].

音乐《抱妆台》原是用笛子和洞箫演奏的一首古曲。据民间传说,《抱妆台》曲谱来源于上古殷商时代。商纣王轻信妲己谗言,铸造炮烙,残害忠良。周武王伐纣灭商,除暴安良,黎民百姓演奏《抱妆台》,揭露商纣暴政,载歌载舞共庆升平。

据潜山县清朝廪生张伯祥考证,早在明朝天启年间(1573-1620)就有“十二月花神”这舞蹈,这一说法从旧道具莲台木架上所刻“天启四年六月置”字样得到了证实。到乾隆年间,“十二月花神”以完美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流传更广。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连年兵乱,“十二月花神”几乎失传。1916年农历十月间,黄泥镇举行每年一次的大王庙会。庙会前夕,人们从镇上项义源老店后楼上发现了一批陈旧破烂的道具和服装,其中有彩色衣裙十二套、白色衣裙一套、童子服装两套和莲台木架一座。经两位老秀才郝万馨、熊楚才(当时郝己八十多岁,熊已年逾古稀)的鉴别,才明白这些东西是表演“十二月花神”的服装和道具。青年们在这年的庙会中穿上这些服装,由会吹奏《抱妆台》的老艺人程树台(当时已年过花甲)指导并亲自吹笛伴奏,此节目才得以恢复。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云舞再也不是起初的简单嬉戏、追逐蹦跳,而是具有鲜明的创作思路。百姓把手持云片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看成吉祥的预兆、求雨降临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历史上,百姓以各种方式求天神赐雨的民间活动是较为普遍的,但用舞蹈的艺术表演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在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中更具特殊性,其丰富的蕴含让人们回味无穷。

云舞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奇葩是由南宋时期的舞龙活动而演变而来的,它形象地体现了人神合一的思想理念,表达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的完美愿望。舞姿唱词中带有浓厚的宗教敬神色彩,是体现汉民族古代民间信仰的一种代表性仪式。

云舞是安徽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云舞不仅仅是祈求降雨的仪式,经过演化还构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舞蹈。每逢节假日,乡亲们聚在一齐演跳云舞,凝心聚力,共同畅想完美生活,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经过对高师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及研究,找出了集创新型、应用型为一体的改革方案,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专业发展建设,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舞蹈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学科特色;专业建设。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必须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仅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贴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资料。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光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事,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本事、实践本事和初步科研本事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经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所以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贴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期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游洁.解读舞蹈艺术的文化性[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3).

[2]张莉,李晓红.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5(05).

舞蹈论文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即身体,艺术的价值,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肢体;舞台美术;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由金森穣导演编舞,它由独舞《天鹅的梦》(15分钟)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60分钟)两部作品构成,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人物会变成物体,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造成“舞不够景来凑”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主体创作贫乏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就是,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无二,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四、结语。

《妮娜物语》这部剧,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440(7).

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在知网发表的关于布里亚特蒙古族舞蹈的相关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整理与统计,根据知网中对布里亚特舞蹈所进行过研究的论文加以分析整理。文章从布里亚特族群历史现状分析到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整理再到布里亚特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经过多方应对布里亚特舞蹈资料的整理期望能够把握最新热点,为接下来的研究供给思路想法。

关键词:布里亚特族群;布里亚特舞蹈;舞蹈传承;

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献调查研究,主要是对中国知网这个平台进行文献检索调查。其中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期刊文献为五篇,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的硕博士论文为两篇。在知网中使用“布里亚特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布里亚特族群文献共有350篇。其中博硕士论文53篇,期刊论文270篇。在此众多文献中包括了历史文化、民族教育、民族艺术(舞蹈、音乐、美术、服饰)、宗教等方面资料。

一、布里亚特族群历史与现状。

布里亚特族群是蒙古族的一只古老部落,其先民一向在贝加尔湖附近生活游牧。在《蒙古秘史》文献中介绍过在12孛儿只斤·术赤,也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降服了一个林木中百姓的一个部落,名字为“不里牙剔”,也就是我们此刻所说的布里亚特人。13世纪末,蒙古帝国崩塌后,布里亚特人民为了躲避战争与俄罗斯人建立起了贸易联系和军事联盟,促使不少布里亚特部落加入到俄罗斯国籍中,最终成为俄罗斯土地下的属民。在1689年,满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将布里亚特部落划分为俄罗斯区域,从此布里亚特人民一向生活的贝加尔湖区域也成为了俄罗斯土地下的一块版图。

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因为战争与革命的动荡生活,使生活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反动官员,富人以及喇嘛们有了逃离革命寻找安逸之所的想法。自此在1918-1922年期间,一部分俄罗斯布里亚特人迁徙至我国锡尼河地区开始定居,并且于当地的边邻民族过着季节性的游牧生活。

二、布里亚特族群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布里亚特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历史与内亚草原游牧所有礼貌紧密相连。该地区历史上以往是匈奴帝国、鲜卑国、契丹国,也以往是突厥汗国和成吉思汗帝国,一向处于边境地带”.1在近现代时期随着中俄之间的地区争夺导致了边境战争和冲突,随着战争而来的则是异族文化的入侵。在1922年布里亚特迁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在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不断地交融、延续之后文化互融现象十分明显。可是布里亚特族群即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又在这文化互融中保存了自我本族群传统文化以及自我的独特性。

三、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

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化和舞蹈风格特征不一样于蒙古族的其他部落,在蒙古族舞蹈的璀璨文化中自成一系。本文在调查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字文献和音频文献的过程中针对布里亚特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崇拜文化、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1、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布里亚特的古代居民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宗教信仰萌芽,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萨满教。公元三世纪前半期驼鹿在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当地人的崇拜中占了主导地位,成为最早的图腾崇拜物。”2可是在如今的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中,原始的萨满宗教特性减少,大部分的布里亚特族群歌舞目的性都是自娱。可是在布里亚特族群男性舞蹈元素中依旧透露着萨满宗教舞蹈元素的影子。并且男性舞蹈吸收融合了原始宗教舞蹈的动作大、动律小、回旋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布里亚特族群男子舞蹈中,既有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又有如今草原儿女的洒脱大气之美感。

2、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民间舞蹈有其古老的传统,风格古朴,游戏性强。这种民间舞蹈又被称之为”幺呼儿“,通常是以游戏开始,有众多的舞者手拉手,边歌边舞。”3布里亚特族群最初是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的林木中,是“林中百姓”的其中一个部落,之后迁徙到了广阔的草原与多个不一样民族为邻,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不一样族群文化的互融,使其舞蹈也有了独特的步伐和自成一派的表演方式。布里亚特民间舞蹈较为有代表性的三种步伐分别是跑跳步、跺步和晃悠步。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各部和泰亦赤兀剔人在斡难河谷聚会,推立忽图刺后,与众人在河边川地的一课大树下欢宴,舞得天旋地转,跳得地动山摇。”4由此记载,布里亚特舞蹈中男性的手拉手跺步的舞蹈形式与蒙古人的树木图腾崇拜有所关系。而此刻的男子跺步特征为,舞蹈时力量雄厚,彪悍,且在双脚跺踏时下身沉稳,身体下压,呈厚重质感。

3、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精神。

在布里亚特舞蹈《布里亚特舞韵》中“每当节奏缓慢,歌声悠扬,进入舞蹈慢板之时,演员们便开始身体随步伐摆动,左右脚进行交替向旁迈步、向内摆动。”5舞姿曼妙优美,身体随动律起伏,这便是晃悠步的魅力。布里亚特舞蹈是以“横摆”动作为特色,跑跳步、跺步和悠晃步为基础,队列方式多以圆圈为主。布里亚特舒展、奔放的舞蹈风格,表现出布里亚特人特有的民族精神,这是源于古老的布里亚特古先民几经搬迁,饱经沧桑,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培育出的团结合作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在第四届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艺术学校选送的布里亚特民间舞《布里亚特儿童》让我们看到了布里亚特民族的新生力量-布里亚特的儿童们。在这部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用他们曼妙的舞姿以及动人的神态为我们演绎出了一群充满着生气代表了布里亚特民族未来期望的布里亚特儿童。小演员们在舞蹈里主要是以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特色“横摆”为主动律,其中伴随音乐的快慢夹杂着活泼的跑跳步以及悠然自得的晃悠步。此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其中的一个动作是双腿打开下蹲呈马步,左右脚交替靠步。上肢在胸前交叠,头部随身体上下律动不断点头。这个动作在整段舞蹈中虽然不是最多次出现的动作,可是我认为此动作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动作形式简单可是又象形,以观众的视觉观看十分像是一群孩童骑着骏马在草原奔驰。《布里亚特儿童》这部视频文献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新生力量以及布里亚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四、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在调查研究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时,借用知网进行文献梳理归类时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布里亚特的人文历史研究较为广泛,可是对布里亚特的艺术范围尤其是民族音乐和舞蹈领域研究甚少。有关布里亚特的音乐文献在知网中数据为15篇,舞蹈文献数据为5篇。在舞蹈方面这甚少的文献中,有两篇文献提及了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6阐述了布里亚特蒙古人歌舞艺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团体民间舞蹈。文章提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将这些团体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样的论点,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答。

第一方面是民间舞蹈保护的研究。文献提到对于民间“原生态”的舞蹈应当尽可能坚持其原貌,不要随意变化。且保护资料应当是包括舞蹈、服装、道具、音乐、歌词以及表演场地和表演特定功能等方面。我认为在进行布里亚特民间舞蹈保护研究时,我们能够多在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进行采风和调研。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的歌舞文化目前在舞蹈市场中令人知晓的作品屈指可数,可是婚宴中的歌舞却又是十分淳朴自然的。

第二方面是课堂维护。因为我们现如今我们学院民间舞都是根据最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元素所提炼和发展的。可是关于布里亚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材却是空白,所以文献中提出期望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修改整理民间舞教材工作,这也是保护和传承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重要环节。我认为我们也能够在高雅艺术进学校的活动中多多邀请布里亚特的民间艺人进入高校,相互学习和演出,让布里亚特族群的歌舞逐渐让大家熟知。

第三方面是舞台保护。文献中认为“舞蹈价值是舞台作品对民间舞蹈保护的重要依据,能够分为文化内涵、舞蹈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7我国目前舞蹈作品市场中,经典的获奖的舞蹈作品数不胜数,可是在蒙古族的分支布里亚特族群中,脱引而出的舞蹈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并且很多人还不了解。可是在布里亚族群部落的日常生活中,歌舞又是大家的生活必备。那么为什么流传到市面上的布里亚特舞蹈作品这么稀缺呢?我认为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没有全面的系统化教学教案,而民间艺人也仅是在部落中演出,没有舞台编舞的经验和实践,导致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在舞蹈舞台上一向数目较少。

两篇文献对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对群众自娱性的团体舞应当怎样进行传承,怎样进行保护。不仅仅是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具有很好的提议,也是对我们很多优秀的民间舞蹈的一个很好的提议。

五、结语。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在旧石器时代就有所记录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在文献检索中发现关于布里特民族的文献很多,可是关于布里亚特舞蹈的文献却极为稀缺。尤其是针对布里亚特的舞蹈音频文献的分析以及以布里亚特的文化背景进行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的分析这两方面的研究甚少。而现有的两篇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的论文对于布里亚特的舞蹈步法特征以及舞蹈变换的舞阵还有舞蹈素材构成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描述基本话语都一样,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挖掘的资料很少,这些相关的名词描述在两篇论文中出现的也都是几近相同。尤其是布里亚特舞蹈的体态,步伐,形式以及舞蹈的种类都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虽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可是终归还是有学者发现这一领域的空缺,已经在对布里亚特舞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未来发展,知网中仅有一篇文献提及此方面。

该文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的育人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能够演变为少数民族大型团体舞、歌舞的潜力。”8文献对布里亚特民间舞所蕴含的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层面入手,分析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优势,根据其独特的舞蹈优势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作者更独特的是站在了教育的角度上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发展进行了阐述,说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演变成大型少数民间歌舞、团体舞的未来潜质。此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具有意义!

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文献资料都是比较浅显和表面。虽然目前仅有五篇布里亚特舞蹈方面的文献,可是这也是为我们的布里亚特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也对将要研究布里亚特舞蹈的后者供给了材料和着手点。

参考文献。

注释。

1马克思。中俄当代萨满教发展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5李晓甜。布里亚特舞韵--观舞蹈《盛装舞》分析布里亚特舞蹈[j].经贸实践,2016,(20):171.

6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2011:328.

7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2011:328.

8春玲。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核心素养及发展未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03.

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在知网发表的关于布里亚特蒙古族舞蹈的相关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整理与统计,根据知网中对布里亚特舞蹈所进行过研究的论文加以分析整理。文章从布里亚特族群历史现状分析到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整理再到布里亚特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经过多方应对布里亚特舞蹈资料的整理期望能够把握最新热点,为接下来的研究供给思路想法。

关键词:布里亚特族群;布里亚特舞蹈;舞蹈传承;

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献调查研究,主要是对中国知网这个平台进行文献检索调查。其中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期刊文献为五篇,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的硕博士论文为两篇。在知网中使用“布里亚特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布里亚特族群文献共有350篇。其中博硕士论文53篇,期刊论文270篇。在此众多文献中包括了历史文化、民族教育、民族艺术(舞蹈、音乐、美术、服饰)、宗教等方面资料。

布里亚特族群是蒙古族的一只古老部落,其先民一向在贝加尔湖附近生活游牧。在《蒙古秘史》文献中介绍过在1207年孛儿只斤·术赤,也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降服了一个林木中百姓的一个部落,名字为“不里牙剔”,也就是我们此刻所说的布里亚特人。13世纪末,蒙古帝国崩塌后,布里亚特人民为了躲避战争与俄罗斯人建立起了贸易联系和军事联盟,促使不少布里亚特部落加入到俄罗斯国籍中,最终成为俄罗斯土地下的属民。在1689年,满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将布里亚特部落划分为俄罗斯区域,从此布里亚特人民一向生活的贝加尔湖区域也成为了俄罗斯土地下的一块版图。

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因为战争与革命的动荡生活,使生活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反动官员,富人以及喇嘛们有了逃离革命寻找安逸之所的想法。自此在1918-1922年期间,一部分俄罗斯布里亚特人迁徙至我国锡尼河地区开始定居,并且于当地的边邻民族过着季节性的游牧生活。

布里亚特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历史与内亚草原游牧所有礼貌紧密相连。该地区历史上以往是匈奴帝国、鲜卑国、契丹国,也以往是突厥汗国和成吉思汗帝国,一向处于边境地带”.1在近现代时期随着中俄之间的地区争夺导致了边境战争和冲突,随着战争而来的则是异族文化的入侵。在1922年布里亚特迁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在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不断地交融、延续之后文化互融现象十分明显。可是布里亚特族群即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又在这文化互融中保存了自我本族群传统文化以及自我的独特性。

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化和舞蹈风格特征不一样于蒙古族的其他部落,在蒙古族舞蹈的璀璨文化中自成一系。本文在调查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字文献和音频文献的过程中针对布里亚特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崇拜文化、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1、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布里亚特的古代居民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宗教信仰萌芽,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萨满教。公元三世纪前半期驼鹿在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当地人的崇拜中占了主导地位,成为最早的图腾崇拜物。”2可是在如今的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中,原始的萨满宗教特性减少,大部分的布里亚特族群歌舞目的性都是自娱。可是在布里亚特族群男性舞蹈元素中依旧透露着萨满宗教舞蹈元素的影子。并且男性舞蹈吸收融合了原始宗教舞蹈的动作大、动律小、回旋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布里亚特族群男子舞蹈中,既有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又有如今草原儿女的洒脱大气之美感。

2、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民间舞蹈有其古老的传统,风格古朴,游戏性强。这种民间舞蹈又被称之为”幺呼儿“,通常是以游戏开始,有众多的舞者手拉手,边歌边舞。”3布里亚特族群最初是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的林木中,是“林中百姓”的其中一个部落,之后迁徙到了广阔的草原与多个不一样民族为邻,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不一样族群文化的互融,使其舞蹈也有了独特的步伐和自成一派的表演方式。布里亚特民间舞蹈较为有代表性的三种步伐分别是跑跳步、跺步和晃悠步。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各部和泰亦赤兀剔人在斡难河谷聚会,推立忽图刺后,与众人在河边川地的一课大树下欢宴,舞得天旋地转,跳得地动山摇。”4由此记载,布里亚特舞蹈中男性的手拉手跺步的舞蹈形式与蒙古人的树木图腾崇拜有所关系。而此刻的男子跺步特征为,舞蹈时力量雄厚,彪悍,且在双脚跺踏时下身沉稳,身体下压,呈厚重质感。

在布里亚特舞蹈《布里亚特舞韵》中“每当节奏缓慢,歌声悠扬,进入舞蹈慢板之时,演员们便开始身体随步伐摆动,左右脚进行交替向旁迈步、向内摆动。”5舞姿曼妙优美,身体随动律起伏,这便是晃悠步的魅力。布里亚特舞蹈是以“横摆”动作为特色,跑跳步、跺步和悠晃步为基础,队列方式多以圆圈为主。布里亚特舒展、奔放的舞蹈风格,表现出布里亚特人特有的民族精神,这是源于古老的布里亚特古先民几经搬迁,饱经沧桑,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培育出的团结合作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在第四届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艺术学校选送的布里亚特民间舞《布里亚特儿童》让我们看到了布里亚特民族的新生力量-布里亚特的儿童们。在这部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用他们曼妙的舞姿以及动人的神态为我们演绎出了一群充满着生气代表了布里亚特民族未来期望的布里亚特儿童。小演员们在舞蹈里主要是以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特色“横摆”为主动律,其中伴随音乐的快慢夹杂着活泼的跑跳步以及悠然自得的晃悠步。此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其中的一个动作是双腿打开下蹲呈马步,左右脚交替靠步。上肢在胸前交叠,头部随身体上下律动不断点头。这个动作在整段舞蹈中虽然不是最多次出现的动作,可是我认为此动作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动作形式简单可是又象形,以观众的视觉观看十分像是一群孩童骑着骏马在草原奔驰。《布里亚特儿童》这部视频文献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新生力量以及布里亚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调查研究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时,借用知网进行文献梳理归类时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布里亚特的人文历史研究较为广泛,可是对布里亚特的艺术范围尤其是民族音乐和舞蹈领域研究甚少。有关布里亚特的音乐文献在知网中数据为15篇,舞蹈文献数据为5篇。在舞蹈方面这甚少的文献中,有两篇文献提及了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6阐述了布里亚特蒙古人歌舞艺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团体民间舞蹈。文章提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将这些团体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样的论点,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答。

第一方面是民间舞蹈保护的研究。文献提到对于民间“原生态”的舞蹈应当尽可能坚持其原貌,不要随意变化。且保护资料应当是包括舞蹈、服装、道具、音乐、歌词以及表演场地和表演特定功能等方面。我认为在进行布里亚特民间舞蹈保护研究时,我们能够多在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进行采风和调研。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的歌舞文化目前在舞蹈市场中令人知晓的作品屈指可数,可是婚宴中的歌舞却又是十分淳朴自然的。

第二方面是课堂维护。因为我们现如今我们学院民间舞都是根据最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元素所提炼和发展的。可是关于布里亚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材却是空白,所以文献中提出期望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修改整理民间舞教材工作,这也是保护和传承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重要环节。我认为我们也能够在高雅艺术进学校的活动中多多邀请布里亚特的民间艺人进入高校,相互学习和演出,让布里亚特族群的歌舞逐渐让大家熟知。

第三方面是舞台保护。文献中认为“舞蹈价值是舞台作品对民间舞蹈保护的重要依据,能够分为文化内涵、舞蹈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7我国目前舞蹈作品市场中,经典的获奖的舞蹈作品数不胜数,可是在蒙古族的分支布里亚特族群中,脱引而出的舞蹈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并且很多人还不了解。可是在布里亚族群部落的日常生活中,歌舞又是大家的生活必备。那么为什么流传到市面上的布里亚特舞蹈作品这么稀缺呢?我认为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没有全面的系统化教学教案,而民间艺人也仅是在部落中演出,没有舞台编舞的经验和实践,导致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在舞蹈舞台上一向数目较少。

两篇文献对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对群众自娱性的团体舞应当怎样进行传承,怎样进行保护。不仅仅是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具有很好的提议,也是对我们很多优秀的民间舞蹈的一个很好的提议。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在旧石器时代就有所记录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在文献检索中发现关于布里特民族的文献很多,可是关于布里亚特舞蹈的文献却极为稀缺。尤其是针对布里亚特的舞蹈音频文献的分析以及以布里亚特的文化背景进行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的分析这两方面的研究甚少。而现有的两篇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的论文对于布里亚特的舞蹈步法特征以及舞蹈变换的舞阵还有舞蹈素材构成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描述基本话语都一样,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挖掘的资料很少,这些相关的名词描述在两篇论文中出现的也都是几近相同。尤其是布里亚特舞蹈的体态,步伐,形式以及舞蹈的种类都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虽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可是终归还是有学者发现这一领域的空缺,已经在对布里亚特舞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未来发展,知网中仅有一篇文献提及此方面。

该文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的育人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能够演变为少数民族大型团体舞、歌舞的潜力。”8文献对布里亚特民间舞所蕴含的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层面入手,分析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优势,根据其独特的舞蹈优势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作者更独特的是站在了教育的角度上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发展进行了阐述,说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演变成大型少数民间歌舞、团体舞的未来潜质。此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具有意义!

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文献资料都是比较浅显和表面。虽然目前仅有五篇布里亚特舞蹈方面的文献,可是这也是为我们的布里亚特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也对将要研究布里亚特舞蹈的后者供给了材料和着手点。

参考文献。

注释。

1马克思.中俄当代萨满教发展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5李晓甜.布里亚特舞韵--观舞蹈《盛装舞》分析布里亚特舞蹈[j].经贸实践,2016,(20):171.

6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2011:328.

7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2011:328.

8春玲.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核心素养及发展未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03.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神经内科学习心得(模板18篇)
    学习心得是对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总结的过程,也是巩固和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如果你想写一篇优秀的学习心得,可以参考下面这些范文,了解写作的技巧
  • 11-24 幼儿教师简单辞职信(汇总21篇)
    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幼儿教师们精心准备的幼儿教育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尊敬的幼儿园领导:我很遗憾在这个时
  • 11-24 会计实习报告字会计实习报告个人总结参考(优秀18篇)
    总结一下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并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篇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时光荏苒,从本人来到公司,距今
  • 11-24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模板14篇)
    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不仅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还要求具备学术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对于即将写作毕业论文的同学来说,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毕
  • 11-24 植树节活动方案企业植树节活动方案(汇总19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时间、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和需求。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活动方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短信告知:20
  • 11-24 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报告范文(19篇)
    在撰写总结时,我们需要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后的提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在我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参考了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总结范文,对于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 11-24 it行业年终总结it行业年终总结(专业19篇)
    通过年终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的成长和进步进行客观的评估。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经验和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也是未来发展和改进的起点。对于年终总结来说
  • 11-24 小记者秋游长沙(优秀20篇)
    优秀作文是文字的艺术,能够感染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展现独特的观点和思考。大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思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
  • 11-24 摄影展活动策划(实用21篇)
    活动策划是指在一定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活动策划要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主办单位:平顶山学院学生
  • 11-24 基层个人工作总结(实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工作成果、问题及改进措施的归纳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作月工作总结的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尤其是对刚刚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