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22:18:45 作者:JQ文豪 最新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大全8篇)

环保宣传语的力量在于传递环保理念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何创作出引人注意且有影响力的环保宣传语是一个关键问题。以下是几个关于环保宣传的经典案例,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一

古人常说,乌龟出汗要下雨。我听了后,可纳闷了,乌龟的壳这么硬,怎么会出汗呢?这几天,我可是发现了这个秘密!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我和哥哥在逗家里的小乌龟玩儿。小乌龟只有我的手掌这么大,颜色是黑绿色的,爪子可锋利了!上次把我的手都给抓伤了。我和哥哥准备折磨折磨小乌龟。

哥哥把它四脚朝天地放着,说是要看它怎么翻过来,我们在一旁看看小乌龟,幸灾乐祸地笑着。嘿,这乌龟脑子还挺机灵的,他先是挣扎了一会儿,然后停了下来,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不久后,他四脚朝天一蹬,翻了过来。我不甘心,又走过去把小乌龟翻过来。但我停下了,因为我摸到他那坚硬的壳上湿湿的。我没了玩的兴致,急忙拿起乌龟研究了起来,还和哥哥讨论了一番。我问:“你知道为什么乌龟会出汗吗?”他迷惑不解地说:“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玩太久,它累了?”我否认道:“应该不会吧!”于是我们又开始“沉思”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乌龟出汗要下雨!今天小乌龟出汗了,可能明天就要下雨了。可是今天起这么好,这几天也应该是好天气啊!我把这个疑问和哥哥说ile,他对我说:“是不是这样,明天看看不就行了?”于是我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着。

第二天终于到了,我五点就醒了。迫不及待地往窗外看,天空乌云密布,阴雨蒙蒙,验证了我的猜想是对的。

我想:大自然真是神奇呀!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二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1. 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2. 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对于第四题,文中有些提示学生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

此外……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还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4. 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至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5.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物候学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大。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三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语设计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几幅图片的季节呢?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二、具体环节

1.了解作者竺可桢。(参考学生资料《名师测控》)

2.多媒体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并解决生字词。

3.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并用多媒体显示,学生读并积累,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4.学生按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5.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几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评价。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四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的科普儿童诗。全诗共十小节,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妙。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读起来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情不自禁地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在读中思考、想象、感悟、理解;在读中走进神奇的大自然,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妙,产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感悟诗歌语言文字运用之巧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独特魅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准是’还可以用哪个词代替?仿照第二小节内容自己编写第三小节”等问题加强对学生言语分析的训练,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本班学生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朗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集体学习,也能够进行自学活动,自主学习。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读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3、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朗读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

2.通过朗读诗歌,思考交流“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指导学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看云识天气等一些由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秘的图片,并配以解说。

2、师:这种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大自然的语言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出示课件:课文题目,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初读正音。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

师:老师相信这首小诗你们也一定读的很棒,大家看自读提示a、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每个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b、同桌互读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词语宝宝想急于和大家见面,看看谁最先和它们交上朋友。

出示词语.

a、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

b.先指读,后开火车读。教师重点指导“略、磷、颠”的字音。

c、板书多音字“撒”

3、检查读文情况:分小节读诗歌,课件出示:

a、认真倾听给予评价。

b、思考你从文中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4、找生评价,同桌间试着用“大自然用------告诉我们------”的句式说一说自己读懂的内容。

5、汇报交流:谁愿意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品读文本,体会情感

1、学习第二节

师:既然你读懂了大自然的这种语言,那你能不能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听?

a、理解“准是”(一定)你发现过吗?

b、课件出示(白云高飘——晴天)

c、谁愿意带着对这种现象的肯定把这一节再读给大家听听。

2、学习第三节

师: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语言多着呢!你们快看(出示蚂蚁搬家画面),蚂蚁搬家表示什么?(快下雨了)

a、看着这幅画面,你能仿照上一小节,试着说出第三小节的内容吗?(找生说)

b、打开书,找生读第三小节(评价:看来同学也可以成为小诗人了)

c、这节中那个词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搬家)蚂蚁搬家真的会下雨吗?

d、带着肯定的语气读给同桌听。

3、学习第四小节

出示蝌蚪游动的画面

a、你觉得水中的蝌蚪像什么?

b、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找生读)

d、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五小节

师:大自然不仅把语言写在了水里,也留在了蓝天。

a、出示大雁南飞画面,师:你读懂什么?

b、看看他们像什么?

c、仿照第四小节试说第五小节

d、生齐读第五小节

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蝌蚪游泳——春来到

大雁南飞——秋来到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五

1、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科普文章,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理解视而不见、准是等词,会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利用课文进行朗读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和说话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科普文章。

目标3

2课时

学习内容:审题,自学生字词,学习第2-6节,了解各种大自然的语言,朗读、背诵、想象、说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到课题,你怎么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3、回顾第五单元提示,复习科普文章的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划出来。

2、交流讨论,学生板书: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年轮。

三、学习2-6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知识?理解准是。

(2)朗读练习:应用什么语气来读?(高兴,因为天气好)

(3)想象与说话练习:如果白云会说话,它会怎么说?

(4)背诵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1)蚂蚁搬家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哪个词说明马上要下雨了?

(2)朗读练习:要下雨了,应用怎么样的语气读?(着急)

(3)想象与说话练习:如果蚂蚁会说话,它会怎么说?

3、第2、3自然段对比互练

(1)分组对比朗读。

(2)调换句式练习:

白云飘得高高,出门_________。

蚂蚁忙着搬家,老天准要_______。

4、学习第4、5自然段

(1)学习几个生字:泳、逗、编、雁

(2)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第5自然段又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3)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两个第1句都是什么句子?

练习:把两个反问句分别改成陈述句。

理解这两句用比喻方法写的好处。

(4)训练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各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抓住春天与秋天的不同来指导)

(5)学生自己选择第4或第5自然段进行背诵。

5、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让学生说说学到什么本领?

(2)理解年轮:什么叫年轮?

教师画几个树桩,让学生来说说每棵树各有几年了。

教师说树的年龄,学生来画树的年轮。(注意由内向外画)

四、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5两题

学习内容:学习开头与结尾,语言训练,举实例,仿写练习,总结全文,思想渗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背诵练习:学生自找一个自然段进行背诵。

二、学习文章开头与结尾

1、读第1自然段,练习:

(1)我本以为______,现在才知道______。

(2)只要我们_______,就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练习:

(1)只有_______,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2)如果不认真观察,那就_________。

如果观察了,但不动脑筋思考,那也会______。

3、理解视而不见,学习多音字假。

4、读、背开头与结尾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提高,读写结合

1、举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刚才说的大自然的语言。

四、小结

1、这两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与本领?

2、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五、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3、4、6题。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六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了解全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一、导入: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惊叹于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在幽幽月光里聆听乡思,在青青柳色上读懂离别,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似乎全在向诗人倾诉柔肠。诗人,或者是有一颗诗心的人是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的,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可是你知道么?其实农民更懂大自然的语言。他们不但听得懂而且还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了上千年。好奇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下《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意

1、检查预习,学生找出需要积累的词语。

2、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同时思考题目“大自然的语言”究竟指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有什么效果?(生动)板书。

明确:说明文在准确的前提下可以有平实和生动两种风格。

3、思考:如果你是作者,要向大家介绍物候现象,你想写些什么内容?学生先思考,试答。再快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小组竞答。

本文为了说明物候现象,介绍内容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三、细读课文,理清结构

4、寻读课文。试根据课文,概括回答出每一部分的核心内容。(小组合作)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5、根据同学的整理,师生共同理清全文思路,并板书。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四、深读课文,探究顺序

6、根据结构板书,师生共同探讨全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其优点。

明确:文章全文采用逻辑顺序,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条理分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顾知识点-----“说明顺序”:通常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7、再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学生细读6~10段。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的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使用,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品味揣摩,生动说明

8、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帮助学生体会本文标题的优点——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9、回看文章题目,读出文中与题目一样表达生动的文字。(1、2段)

10、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选取二、三个点,引导学生读透妙处即可。

六、小结:

感谢作者化难为易,用生动的语言拉近了我们与科学的距离,感谢作者循循善诱,用符合我们认识规律的说明顺序,将深奥的科学理念深入浅出地传授给我们。这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不故作高深,不故作神秘。让科学着一袭纯朴的布衣,走进寻常百姓家。

让我们用一句话总结: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多一份探究的好奇,多一份考证的细致,我们就可以————走进科学。

七、布置作业

收集身边的农谚、有关物候的诗文或记录研究身边的物候现象,并积累起来。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七

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欣赏视频,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消融未尽的冰雪,斜飞的的燕子,如丝绦般的垂柳,艳丽的桃花,接天的莲叶,纷飞的落叶,皑皑白雪……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陶醉,又为之留下多少动人篇章。可这些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图景,在科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眼里又传达了怎样的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自然景象中的玄机。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字词

三、整体感知

1首先我们来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说明了什么?

物候、物候学。

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

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3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物候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那什么是物候学?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这几句话在第几自然段?

第二段和第三段

5那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一年四季的景物变换。

6文章开头,人们一般主张开门见山,不提倡拐弯抹角。可本文开篇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明什么是物候,偏偏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这是为什么?这与介绍物候知识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注意抓住关键性语句理解。

因为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劳动人民便据此安排农事。比如:杏花开了,人们便赶快耕地;桃花开了,人们又开始浸泡谷种,准备种谷子。还有听到“布谷、布谷”的鸟叫声,农民们就忙于割麦插秧。

师:这些自然景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因此,文章描写大自然的景象,也就是在向我们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的知识。

7那同学们现在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本来很难懂的物候知识、因为文章从我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说起,我们不仅不感到陌生,而且还发生了兴趣。这样,就把物候知识解说得通俗易了。

8:《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趣,难怪同学们要对它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也正是凭着这种兴趣,我们探求到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9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浏览课文,讨论:课文4~12自然段主要说明了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4~12自然段说明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a.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

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b.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c.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0谁能告诉我们:你是根据什么准确概括出各部分大意的?

根据a.“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b.“首先是…”“…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是…”“此外……”;

c.“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师(小结):这位同学的思维过程告诉我们,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转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

11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明确:全文采用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和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条理清晰。

五拓展延伸

a.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b路的变迁c.预防近视d.美丽的校园一角

a“从学校到家里,适宜安排空间方位顺序。”

b“根据《路的变迁》要求,宜于安排时间顺序,可从原先的路况,一直写到今天的路况,也可以从现实的路写起,继而回忆从前的路。”

c.《预防近视》可以借鉴课文的思路从种种近视现象说起,先解释什么是近视,再告诉人们怎样预防近视,最后说明预防近视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何玲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篇八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练习3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2、现在请同学们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不重复。

3、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检阅了一番,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高窟》也是一处名胜古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脉络:

1、《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样介绍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多尊。保存的壁画有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排列起来,能有20多公里长。19发现的藏经洞里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这段介绍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

3、默读课文,把这段介绍里的每句话与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5、你觉得《中国名胜词典》上对莫高窟的介绍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个好?

(点评:引入《中国名胜词典》对莫高窟的介绍,并与课文作比较,让学生明白一个介绍得简要,一个介绍得具体。进一步懂得根据不同的文本要求写出不同的对莫高窟的介绍。)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与词典上的介绍有哪些不同?

3、为什么写莫高窟用“她”而不用“它”?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朗读词语。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

(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

3、读读写“面”上的句子。

4、读读写“点”上的句子。

5、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

6、背诵第二段。

[莫高窟5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相关范文推荐